广东允许香港高校在粤办学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广东允许香港高校在粤办学

2010-04-08 08:57:38     标签:小升初教育新闻

4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签署仪式。图为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前右)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交换文本。新华社发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周秋敏 通讯员 符信(除署名外)

昨日上午,《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了签署仪式。广东省省长黄华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代表双方正式签署了框架协议。

根据该框架协议,粤港将加快建设跨境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及配套工程,同时两地将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模式和运作方式,支持香港名牌高校在广东办学。

九大合作领域内容

1跨界基础设施

加强统筹协调,共同推进跨界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发达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2现代服务业

支持香港发展高端服务业,促进香港现代服务业进入广东,拓展发展空间;通过引进和合作,加快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水平;深化粤港产业链条分工合作,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3制造业及科技创新

发挥各自优势,联手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提高创新能力,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

4营商环境

共同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便捷互通,优化和提升区域营商环境。

5优质生活圈

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机制,保护区域环境和自然生态,促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共同建设大珠江三角洲地区优质生活圈,打造更适宜人居的自然和社会生活环境。

6教育与人才

深化教育培训合作,共同推进专业资格互认、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和专业人才流动,打造亚太区域人才教育枢纽。具体合作内容包括教育、培训、人才流动。

7重点合作区

共同推动发展建设重点合作区域,按照依法批准的深圳市、广州市和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合作,以点带面提升粤港合作水平。具体合作区域包括深圳前海地区、深圳河套地区、广州南沙、落实CEPA重点市。

8区域合作规划

共同编制区域合作规划,就共同关心及影响区域发展的课题及事项进行研究,落实合作项目,统筹合作进程,发挥协同效益,促进区域融合发展。

9机制安排

遵循“一国两制”方针,顺应区域合作基本规律,不断完善和创新粤港合作机制。包括高层会晤、联席会议、工作机构、咨询渠道等。

交通广深港高铁香港段2015年完工

据悉,该框架协议是首份获国务院批准粤港两地签署的纲领性文件,协议有效期从正式签署之日起到2020年12月31日。协议内容涵括跨界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创新科技、环境及教育等,制定具体合作协议,规定粤港两地的分工和角色。粤港将向中央争取将协议内容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香港与广东省签署《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在跨境基建方面会加快建设跨境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及配套工程,争取国家支持扩大珠三角空域使用空间,建设直升机短途运输网络,形成以香港为国际航运中心。

另外,港珠澳大桥预计于2016年底建成;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公路今年开工建设;广深港高速铁路广州至深圳北段2010年建成、福田站段2012年建成,香港段2015年完成。

教育香港知名高校有望在粤办学

框架协议中明确,在教育方面,两地将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模式和运作方式,积极探索香港高等学校在广东办学的新形式、新途径,支持香港名牌高等院校在珠三角与内地教育机构,试行设立高等教育机构。

记者昨日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两地将在协议框架内,允许香港知名高校在广东独立举办1~2所主要以自然科学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

省教育厅表示,粤港两地将继续探索引进香港优质高校在广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的新途径、新方式,如探索创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试验区域,允许香港知名高校在广东独立举办1~2所主要以自然科学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如举办分校或独立校区等新形式和新途径。此外,还将大力推进粤港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粤港高校开展本科以上学生联合培养项目,鼓励粤港高校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

据悉,目前在广东省内中小学就读的港澳学生超过8000人。为进一步解决成立港人子弟学校受限于在深圳生活的香港人士子女较为分散的问题,省教育厅与香港教育局共同探讨了在一些民办学校开设港人子弟班的方案,如已正式将在深圳开办港澳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审批权下放深圳。

据透露,省教育厅拟定了《广东省关于开办港澳籍人员子女学校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征求意见工作。下一步,将进一步征求法制部门的意见。

信息时报记者 周文实习生 田玉娇通讯员 粤教宣

金融首次明确合作以香港为龙头

框架协议首次明确提出粤港两地金融合作以香港为龙头,这被视为粤港合作的一大新突破。

框架协议提出,“提升香港国际中心地位,加快广东金融服务业发展,建设以香港金融体系为龙头,广州、深圳等珠江三角洲城市金融资源和服务为支撑的具有更大空间和更强竞争力的金融合作区域”。这明确了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在金融产业发展的侧重点和分工合作关系,有利于粤港两地整体发展。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表示,粤港两地加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信贷、证券、保险、期货债券市场和基金管理业务等的合作,这对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广东省的国际化都具有重要作用。

物流“八达通”与广东交通卡互用

框架协议中还提到要联合开发推广“一程多站”旅游线路,研究开发粤港航空及邮轮旅游,共同开拓海外旅游市场,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共同吸引国际游客,有效利用广东“144小时便利签证”政策,简化到香港的外国游客入境广东手续。

同时,两地将建立粤港旅游市场监管和投诉处理协调机制,互通共享旅游市场监管信息,推行诚信旅游,引导企业和从业人员规范服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两地将研究创新口岸通关模式,推动符合贸易便利与安全要求的通关安排。两地公路、港口、航空及铁路口岸推进人员、货物及交通工具逐步实现出入境管理信息化、查验流程规范化以及通关电子化。进一步推广人员“自助式”通关。在不影响双方作为独立关税区的地位下,探索货物“单一窗口”通关、车辆“一站式”电子验放的可行性。

另外,粤港两地将推动交通、物流供应等跨境“一卡通”。推进香港“八达通”卡与广东交通卡互通使用,纳入珠江三角洲交通“一卡通”规划加以推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