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引进电脑排位全国有之,为何广东如此抵触? 原来广东的“民校”并非寻常意义的“民校”
名校办的民校,也将实行电脑派位? 上周,广州媒体围绕着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这是广东省教育厅对民进广东省委员会提案的答复。社会各界的反应是:民办学校奋起反对、家长心存诸多担忧、公办学校有所期待。不过,省教育厅最终表态“该政策只是鼓励而已,并不会匆忙出台”。
其实,让民办学校也参与电脑派位,这在全国并非前所未有,目前在江浙一带不少城市都采取这种模式。那为何在广东却会引起这么多的疑虑?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解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本次热议的主角都是名校办的民校,这些民校都不是纯粹的民办学校,他们背后有名校的招牌。
正是因为这块“金招牌”,引发各方无限的遐想……
华东民校普遍“双轨制”
羊城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 家长对教育厅提出的鼓励政策并“不感冒”。原因是:本地家长对新政的执行一头雾水,包括如何收费、派位、分配等,而外籍家长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仅有的民校学位被分抢。
在有太多不明确因素的前提下,“以不变应万变”是他们的权宜之计。
据了解, 民校自主招生和电脑派位“双轨”招生的形式在华东城市较为普遍。其中,杭州、南京发展得最为成熟。以南京较有名气的民校玄武外国语学校招生方法为例,招生人数中电脑派位名额占45%,共人, 面向玄武区的小学毕业生;自主招生名额占55%,共132 人,面向整个南京市。该校每学期学费为元。电脑派位的学费与自主招生的一致。无论自主招生和非自主招生的,都规定不准考试,自主招生就是凭证书和竞赛成绩。
“名校办民校”饱受质疑
假如广东省教育厅的答复能“落地”, 也可能出现如此和谐的局面。对此公办学校就很期待。
“早就该民校和公校一个样了。”天河天荣中学校长盖惠文强调,如今全市17 所民办学校自主招生,对于社会教育资源的公平、义务教育的落实到位是一种巨大的冲击。
“其实民校也有利用到国家的教育资源,他们打着‘名校旗号’自主招生,这对公办学校来说十分不公平。”盖惠文说,如果真能让一部分地段生也能通过电脑派位进入民校,“民校办民校”的垄断现象就能有所缓解,好学生也有机会公平地进入公办学校,学生们也有更多选择。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刘永胜,也赞同广东省教育厅提出的做法。至于有民办学校认为政府没有投入,自己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刘永胜反驳道,“政府怎么会没投入,你的公办的名校招牌不就是政府帮忙打下的吗? ”他同样认为这些民办学校大多是“国有民办”性质,占有部分国家资源。
京沪“国有民办”基本退市
据了解,在2006 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出现“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名校办民校”等办学模式,这些都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尽管政府提出让这些定位模糊的学校,要么回归公办,要么彻底脱离出去,但实际上处理并不到位,还有违规的灰色地带。
刘永胜认为,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是不允许有这种“国有民办”的情况出现的。该是公办就是公办,该是民办就是民办。
所有打着“国有民办”旗号的学校,都应该明确自己位置,或回归公办,或纯粹民办。
据介绍,在全国各地,曾经风光无限的“国有民办” 都已陆续集体退市, 北京所有“国有民办” 体制的学校,2009 年除一所学校外都全部回归公办。《义务教育法》颁布后,上海的公办民校也已经彻底转制, 而且上海公办初中均衡比较好, 民校可以跨区招生,不举行考试, 但有见面会, 一样递简历、证书。在杭州,民办中学同样参加电脑派位, 学校只许留有30%学位给自己选拔,但一样不准笔试,只能面试。
政府应加大对公校的投入
有家长建议, 干脆学习北京、上海等地,广州也将这些“国有民办”学校收编,统统变成公办。对此,有民校负责人并不看好,并调侃道:收编也没问题,就看政府财政拨款的蛋糕够不够大。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指出,广东之所以没有对“国有公办”学校进行严格划编,说到底还是因为有利益在驱动。
“如果政府部门能对民办和公办学校等额补贴, 在一定程度上看,电脑派位引入民办学校无可厚非。但问题是,现在的政策只是保障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接受羊城晚报采访表示, 民办学校有自主招生权,他们是靠市场来生存的,假如失去招生权利,那他们肯定不愿意。政府要做的,不是把电脑派位纳入到民办学校,而是要推动自己负责的公办学校的发展,通过增加投入让绝大部分公办学校均衡发展,把电脑派位引入这些民办学校,只会引起更大的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