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教育部公布新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今年9月实施!纵观整个新课标,最大的变化就是语文学科方面的变化!首先,3、4年级的要求会写字的数量减少;其次,背诵篇目增加;我们还注意到,新课标要求孩子会写毛笔字!下面,对于这些变化,我们进行一些分析,看看对于孩子的学习发展是否有利!
新课标,要背的篇目多了,要记的生字少了
专家解读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标变脸:传统的语文教学不适应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变革
今年秋季开学后,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将减少400个汉字的书写要求,但义务教育阶段背诵篇目增加20篇;小学生和初中生还要逐步学写毛笔字。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内容,其中变化最大的语文“新课标”广受关注。昨天,语文教育专家、长沙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刘兵解读了语文新课标将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变化。
一、要求会写字的数量减少
此次语文新课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低年级会写字数量要求减少。“旧课标”要求中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认识3500个汉字,一二年级学生写字要求为800—1000字,三四年级学生会写2000个汉字。而在“新课标”中,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字要求维持不变,但对小学生的写字要求则大为降低。其中,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写字要求降至800字,三四年级学生写字要求降至1600个。
二、要求会写毛笔字
根据“旧课标”的要求,小学一到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从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而在这次公布的“新课标”中,对三到九年级的学生则提出了“兼修毛笔”的新要求。“新课标”明确,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而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三、背诵篇目数量增加
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而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则有136篇。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则增加了14篇。
[解读]
减的都是生僻字
潇湘晨报:为什么减少孩子们掌握汉字的数量?减少了哪些类型汉字?
刘兵:以前,我们往往以孩子掌握汉字的数量取代其掌握的质量,结果孩子对某些字虽能读写,但却难以灵活应用,有时候甚至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而一些考试,更是在生僻字的考查上乐此不疲。新课标中删减的几百个“会写汉字”,大多为不常用的生僻字,删减的本意在于让学生减负,减少“死记硬背”的负担。
当然,单靠减少书写400到600个汉字是不能够彻底消除语文教学的弊端的,只有去除僵化的教学要求,改变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才能让汉字的魅力真正被孩子们所领会,从而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在传承汉字蕴含的古老文明的同时,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
应该提倡背诵经典
潇湘晨报:新课标要求背诵篇目增多,采访中一些家长担心,学业压力增大,学生可能陷入新的“死记硬背”的怪圈?
刘兵:有人担心,背诵篇目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新的“死记硬背”,增加负担,其实,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背诵经典篇目”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以“背”促“悟”促“赏”才是真正的目标。学生通过背诵,可以更好地领悟经典作品的精华,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应该提倡背诵更多的经典作品,老一辈语文功底好的人很多都是背出来的。
从长远来看,母语地位举足轻重
潇湘晨报:近些年有关中小学语文课本,每到开学时节常有新闻爆出,如鲁迅的某文被剔除了,金庸的某篇文章进教材了等等。但这似乎只是一种表面的热闹,语文的学习热潮远不及英语(论坛),语文作为母语,似乎呈“式微”之势?
刘兵:语文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思想、精神、素养乃至人格的形成影响最大,从这个角度讲,它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因为历史的原因,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很多,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人们思想与文化的发展与变革,因此,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是最高的,关注度也是最高的。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运用工具,它更是一门提升自我素养的修炼科目。要想提升国民素质,我们就应该在我们的母语教学上下大功夫!但是,当前我们母语的学习热潮似乎比不上英语,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为学习而学习”的浮躁心态的反映。从长远来看,从我们今后的生活情趣与生活幸福指数来看,母语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我们应该换一种眼光,换一种心态来看待母语的学习,要通过母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情趣,提升自己的“情商”。从某种意义上说,“情商”可能比“智商”更重要。(潇湘晨报 胡力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