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民国时期并没有重点中学的说法,但国民政府教育部门会定期对各个中学进行教育质量评估,有个甲乙丙丁的评级定位,或许这个评估成为后来划定重点中学的依据吧。广州的情况与国内大同小异,重点中学形成也是一个渐进过程。
我国搞重点中学的始作俑者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50年代需要选派大批优秀的中学生赴苏联学习,不过那时连普小教育都未完成,中学的质量就更差了,全面 开花显然时间来不及。周总理大笔一批,于是抓住矛盾的关键点,省、市、区县集中师资、财力搞若干个重点中学,优秀毕业生上大学、去苏联、去东欧,在当时历 史条件下,确实以最快速度培养了一批工科人才。
广州的情况与国内大同小异,重点中学形成也是一个渐进过程。
(1)广雅、执信。这两所是民国时期质量较好的,解放初期曾经省属,定为省重点,后来下放给市属,仍是省重点。(很多人以为市属就是市重点,其实一直是省重点)
(2)华附、省实。解放初期还没有省实。华附是省教育厅接收的四所大学附中合并的,定名广东师院附中(校址在中山四路),名堂一般,不过既然是省属, 就算照顾也定个省重点,后来在石牌开了分校,再后来干脆迁往石牌的分校作为正校,而中山四路的原址反而成为分校,后来改名省实。
(3)2中、6中。解放初期由市教育局接收,50年代末之后定为市重点,一直就这样定下来了。
(4)1、3、5、7、培英、仲元、秀全、增中、从中。恢复高考后,生源、师资又回到50年代派员留学苏联那样的断层,各区也不能全面开花,只能现抓 重点,于是老四区、大郊区、四郊县各有一个重点。(那时候考上也不容易,有人说20年前有工友儿子考上5中,单位的人都专门祝贺。以当时的情形,当其实 也)
(5)广附、铁一。这两所原来分别属于部队、铁路,属于地方与行业共建的重点,当时实力不如区重点,后来先后移交给市教育局,其中原来的八一中学改为 广州师院附中,铁路第一中学直接用口头禅缩写的名字铁一(“铁定第一”,够霸气),由于是市属,有全市招生的特权,很快超过区重点。
(6)86中、真光、47中。80年黄埔独立建区,培英不收黄埔学生,86中定位黄埔重点。88年大郊区拆分,培英留个白云区,不再收芳村、天河学生,真光、47中定为芳村、天河重点。
以上学校,是有官方文字定为重点的,就算现在取消重点,但一直到现在仍在普通人印象里。
下面学校不是重点,但给人有重点的某种印象。
(7)玉岩、南一。萝岗、南沙建区后,以当地稍好的乡村学校定为骨干学校,不过一旦有了政府的明确定位和生源保证,就有突破,玉岩的进步很快。
(8)65中、80中。大郊区拆分后,白云区仍然很大,培英远在白鹤洞,于是又以65中、80中定为广花线、广从线骨干学校,是白云区自定的“重点”。
(9)16中、培正、育才、4中。现在的教育质量还不错,但教育部门从来没有给予过什么“重点”之类的名堂,16中有“民间重点”的说法,其余三所估计是普通中学中质量稍好的,不过从来未得到官方定位。
(10)协和、华侨。协和原来是一所师范学校,后来改制为高中,是市属,也是得招生范围的优势,但成绩上未达到广附、铁一的程度。华侨是从侨务部门移交过来的,由于住宿条件问题,有全市招生也没有用,成绩不如协和。从来没有挂过“重点”的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