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宁愿做100道奥数题也不愿写作文,作文俨然成为很多小学生最头疼的作业。在一些语文老师看来,学生们写作文更是千人一面。例如,《我的妈妈》大多数学生都在开头会写大眼睛、和蔼可亲、语重心长,好像这些学生的妈妈都长得一模一样。造成这种局面到底是谁的过错呢?
“小朋友,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红领巾。”“买东西的时候阿姨多找了2角钱,我低头看到胸前飘扬的红领巾,就退回去了。”“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他们比起来,我的心里惭愧极了……”这些话是老师们总结出来的学生作文必有句。
长期以来,中小学作文课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先指导,学生再练习。许多时候,教师的指导讲的不是思路,而是整齐划一的命题,限定某一种文体,甚至要求按某某范文……几乎从形式到内容都定了框框,很难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主动性差,就更谈不上认真创作,只是被动地完成任务。时间长了,一提起作文,许多学生都一脸茫然,甚至厌恶作文,害怕作文。更关键的是,这样的作文教学教的不是学生的写作兴趣,而是为了应试得高分。
一边对作文兴趣不高,一边又被要求得高分,客观上逼迫学生没有办法,只好照葫芦画瓢甚至编造抄袭,作文中出现“母亲都是温柔善良”、“每天都会帮助盲人过马路”等情况也就见怪不怪了。
不要让孩子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所以写作要首先培养孩子兴趣,给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间,不要用模式禁锢孩子的思想,让孩子充分享受写作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