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差生”佩戴绿领巾,此事已被相关部门叫停。漫天云雾一朝而散,似无再说的必要。然而,是这样吗?别高兴太早。
有形的领巾好去,无形的观念难消。人们头脑中的绿领巾思维,可能还挺顽固,一时半会消除不了,甚至不时还会冒一下头:让“差生”脱裤子跑圈、罚“差生”的钱给成绩好的学生之类,不过是同一思维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
许多专家指出,这与部分教师的心理状况、生活压力有关,与教育体系的某种欠缺有关。这切中要害,但是,换个角度看,绿领巾思维的顽强存在,背后可能还存在一种复杂原因:在一些教育者的头脑中,正常的奖罚和过头的、甚至暴力化的奖罚边界模糊,纠缠不清。这些冷暴力管理,往往是必要的管教多走了一步。
教育是一种对人的向上牵引,是对人的自然状态的某种改变甚至修正。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养成、品性的磨砺、审美的积淀,从一张白纸到美丽图案,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这过程离不开内在的意志力控制和外在的管理约束。管孩子,本没错;而奖惩是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谁也不会觉得好的教育就是“大放羊”。
放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管理的必要性就更加凸显。通过升学,实现人在社会层级间的流动,即所谓“知识改变命运”。高考制度虽然需要改革,但它毕竟是一种大范围内保持公平的向上通道。这通道的选拔性质决定了,除极少数天赋异秉的孩子外,下苦功是离不了的,督促和约束也是离不开的,不能把管理简单定义为应试教育的手段。
但是,约束和伤害是两码事,挫折教育和侮辱教育是两码事。在不少教育者心目中,却看不到两者的区别。表面上接受批评,私下里嘟囔:“娃不管还行!”——把两类事混成一类事,以管理的正当性来为冷暴力甚至暴力辩护,这就是绿领巾事件不时出现的深层土壤。
古有明训:揠苗不能助长。并不是有好的愿望就能有收获。专家指出,在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现实下,面对升学压力,许多老师、家长患有教育强迫症或者教育焦虑症,愿望过于迫切;而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常干一些违反教育规律的傻事。比如,相信猛药能治病,一味加大“剂量”,不断加码,不顾忌孩子身心健康的极限,以成才为期许,以伤害而告终。
教育的最终目标,应是培育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别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需要解下头脑中的绿领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