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的一点体会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小升初的一点体会

2011-07-06 13:39:10     标签:小升初经验

孩子今年小学毕业,经过全家人的努力,终于跨区择校考上理想的目标校。体会如下:

1、内因和外因缺一不可。

还是那句话“内因是第一的,外因是第二的”。

由于小学阶段,孩子还小,智力的开发,潜力的挖掘,习惯的建立,兴趣的培养.........

这都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特别是家长。从我们家孩子的小学学习过程看,学校的作用很有限。

注:目前小学的老师大都盯着升学率,基本是只教书不育人。况且,我国的教育体制严重束缚孩子的全面发展,就小学那点知识,根本不用六年每天上下午的学,简直是浪费时间。

2、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每个健康的孩子都有其优势的地方,不一定只有学习这一个方面,关键是发现孩子的优势,并帮助他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也就是说要给孩子创造机会,在各种(文化、体育、艺术)学习中去寻找孩子的优势所在。

有句很著名的话“所谓成功就是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所谓失败就是一生都没找到自己的优势”。

一旦确定了方向,就要明确目标。目标的确定非常重要,考哪所学校,利用什么特长,如何制定培养计划,设计实施方案等等,都依赖于目标,否则容易分散精力(撒网式捕捞捞不到好鱼)。

3、小学看家长。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制定计划,规划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很多的资讯。也许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母亲全职负责孩子的教育。(德国的成功经验,鼓励母亲全职教育孩子,不用上班)

我们家从五年级寒假开始全家总动员,孩子他妈全职管孩子,负责整个跨区择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兼英语和语文的辅导,孩子他爸负责数学(小学奥数)的辅导,全程跟读,一起完成作业,做题,孩子和家长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原因是现在都一个孩子,太孤独了,有家长的陪伴总是好一些的)。

终于在平安夜参加了重点校的面试,面试两天后就接到学校的录取通知电话。

4、辅助手段不可缺。

学习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是快乐与痛苦并行的。知识的掌握,成绩的提高,带给孩子以学习的动力。尽管如此,要让孩子始终坚持还是很难的,这里课外培训机构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有上课,有作业,有考试,有排名,这些外力比家长每天的督促更具作用。当然,不时的一些表扬、奖励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经验是多上课,多参加考试,没坏处。

5、慎重选择这条路。

借用他人的小升初总结《几种小升初考察家长的综合能力》。

点招:考察家长培养教育孩子能力,考察家长的定位能力(了解自己孩子水平,周围孩子水平,准确定位,选择适合的目标校),考察家长的心里承受能力。

推优和派位:考察家长的前瞻性(买房、入户)。

条子生:考察家长的社交攻关能力。

民办生:考察家长的财力。

小升初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我毫不客气地说“走上小升初择校的这条路基本上就没有回头路了”。之后的事就身不由己了,弦越绷越紧,好坏不加评论。

我的体会是:我们家孩子小升初的过程是凝聚家庭感情的过程。处理好了,一定是件好事。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