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十二三岁的孩子,无论是从反应能力、精力、记忆力上,都是成人难以企及的,大部分孩子不存在学不会,记不住的问题,只有不想学,懒得记的问题 |
1.孩子的潜力都很大
实际上,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十二三岁的孩子,无论是从反应能力、精力、记忆力上,都是成人难以企及的,大部分孩子不存在学不会,记不住的问题,只有不想学,懒得记的问题。因此,作为家长,一方面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笨,脑子慢而气馁,另一方面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在同事和亲友面前说孩子多么多么辛苦,多么多么不容易,这样的话孩子肯定会“就坡下驴”,产生一种“我很累”的暗示,这是非常不好的。其实只要真正激起学习兴趣,孩子的能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家长们应该都有这种经历,很多孩子本来一天上了很多小时的课,如果是成人早就累“瘫了”,可是如果晚上有什么有趣的节目或者活动,孩子就又立刻“活了”,好像一点都不累的样子。
2.正确对待孩子的“贪玩”
在众多家长中,80%都会说自己的孩子贪玩,也有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在课上过于活跃,精力容易转移,在家念书时也容易走神,精力不集中。其实这是孩子思维活跃的表现,不是坏事。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思维最活跃,最容易,也最希望接受新鲜事物的时期,孩子活跃,注意力容易转移,实际上为他学习更多的东西提供了机遇。如果家长和学校能把知识“包装”成孩子有兴趣的东西,比如故事、游戏等等,那么孩子的吸收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孩子体现出不同于其他同龄人的稳当,踏实,喜欢念书而对其他东西不感兴趣,那么这孩子就是拥有超越年龄的成熟,未来必然有超越常人的成就。只是这种孩子毕竟是万中无一的。
3.给孩子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终身奋斗的观念
孩子每天面临高强度的考试、作业、课外班,一定会感到疲惫、厌烦、甚至厌恶、觉得为什么只有自己“这么倒霉”。其实到了这个年龄,家长们应该给孩子树立起一个学习、努力、奋斗的人生观,不要让孩子认为现在的努力是家长的一种惩罚,或者是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因而感到无奈和不情愿。要让孩子明白,作为一个学生,吃好的,玩好的,其实都可以达到,但那些都是附属,只是为了消遣,生活中应该有一个主题,就是学习,累了可以休息,但是念书学习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家长可以从侧面向孩子灌输:每一个人每天都在努力,爸爸妈妈虽然不用考试,但是也要早起上班,去工作,每一个人都要努力的,没有什么不公平。
4.适当让孩子放松,警惕“橡皮筋效应”
面对每天不停的考试和学习,孩子很容易感到“作业总也做不完”、“我这次考得再好还不是又得继续学习”,因此会产生一种“橡皮筋效应”,一个橡皮筋如果一直被绷得很紧,再放松之后就会失去弹力。孩子如果觉得自己“看不到希望”,很可能会产生怠工心态,看起来孩子坐在那很长时间,却未必真正学了多少东西,这是非常危险的。
面临小升初的巨大压力,家长的这种焦急和时间的急迫感孩子是不能完全体会的,因此家长不能把这种压力过多转移到孩子身上,在孩子学习努力的前提下,可以给孩子一个轻松的机会。每天学习结束后、睡觉之前,可以留出半个小时让他自由利用,可以看电视,看小说或者听歌。每隔几周,可以找一天没课的时候,带孩子去郊游踏青。家长们不要认为这是对于时间的一种浪费,实际上这对于孩子的学习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