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让孩子“慢养”还是送去培优?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暑期:让孩子“慢养”还是送去培优?

2011-08-05 14:04:02     标签:小升初经验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慢养”的概念在家长中逐渐兴起。“慢养”是由台湾的着名教育家黑幼龙先生提出的理念,它强调“孩子是慢慢养大的”,家长应本着“支持与包容”的原则耐心与孩子沟通。但是,假期究竟是让孩子“慢养”,还是送去培优?很多家长对此纠结不已。

对于孩子的兴趣培养,张女士一直是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孩子对绘画有一定的兴趣,张女士就根据孩子自己的意愿送他上兴趣班。可两个月后孩子半途而废了,张女士也就随他自由涂涂画画,兴趣班的事不了了之。在她看来,孩子就像一颗树,有着自己的成长规律。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帮助,而不是指导。

当然,这一观念也引来了部分家长的质疑。刚帮女儿报了“小升初”衔接班的陆女士,就怀疑这样“慢养”出来的孩子能不能适应社会。“孩子是要逼出来的。你现在对她严格一点,她可能埋怨你,但当将来长大了会知道这是为了她好。小时候不努力,将来长大了怎么和别人竞争呢?”

在采访中,一些家长表示,“慢养”理念虽好,但对家长要求较高,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这样花功夫去培养孩子。一位郑女士表示,“首先我们家长也要工作没时间带孩子,其次普通家长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教育方式,都比不上专业的培训机构。我个人还是倾向于把孩子送往培训班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蔡迎旗教授认为,在我国目前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质就业岗位都相对有限的现实背景下,单纯强调天性的“慢养”很难有大的市场。面对激烈竞争的事实,家长和孩子都会选择努力学习,包括上各种培训班。孩子上培训班成绩好了,竞争力强了,对今后的应对应试教育和社会竞争的适应力才会更好。

面对家长和学者的质疑,张女士却显得很坦然:“慢养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就中国的应试教育来说选择慢养并不是太明智。但有的家长看重孩子的成绩、能力,有的家长却希望孩子能快乐地成长。教育方式的选择体现的是家长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我希望我的孩子永远快乐幸福,不让他这么早就负担过重。”

提起自己的孩子时,张女士特别自豪,尽管只有5岁,但孩子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却让大人吃惊,“出去旅游时经常会带着他,在旅行团里,他总是很快就能和大家玩到一块去,很讨大家喜欢。在幼儿园里,他也特别落落大方。总是最先站出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同样是采用“慢养”的方法,陈女士的孩子2011年考上了武汉市竞争最激烈的“实验外国语学校”。她认为这是她的教育方式得到了主流认可的表现。“以前我总担心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不会不适合,但现在我的孩子以他的表现向我证明了我的教育方式是有效的。”对于孩子的成长不要追求速度与效率,要学会欣赏和接纳孩子。慢养,可以让父母找到相信孩子的力量,孩子得以发现最好的自己。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