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不能只是枯燥的说教与关在室内的“圈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能为家庭教育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因为教育无处不在,关键在于用心去做。
旅游是一门活百科
“在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追求的不只是成绩好,而是同时体验学习中的快乐。”孩子在学习之初,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困难,而旅游行知教育是一种在旅行途中通过让孩子亲身感知、体验大千世界来获得知识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收获到的知识是牢固的、不易遗忘的、能够学以致用的。
带孩子出去旅游,最优目标地是哪儿、行前准备、旅行预算、吃住行、购物娱乐……旅途中处处皆学问,事事练能力。“走万里路,人生才能走得更高更远”。每一次细节上的抉择,都能让孩子在旅行中成长。一趟完美的亲子旅游,就是在实践古老的“行知教育”,利用旅游这个活百科,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学习成长。
通过旅游激发求知欲
对于一些不爱学习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旅游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家长在带孩子出去旅游时,让孩子事先做足准备,如查阅资料了解当地的地理条件、风俗民情等,把孩子“想去玩”变成“想去了解”。同时,在游玩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化抽象为具体。
特别推荐家长常带小孩子去科技馆,因为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玩具的,而科技馆里的设备便是孩子学习成长中的“大玩具”,孩子可以在科技馆中获得很多小学的自然知识以及初中的生物、物理、化学知识等等。
写作难源于想象力差
“许多家长说孩子出去玩了,回来却连作文都不知道怎么写。”家长应该在旅游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孩子欣赏大自然绮丽风光的同时,将当地的名人典故融于山水,使山水“活起来”。一旦孩子在旅途中做到“用耳听、用眼看、用脑思考”,他记录下来的材料就是一篇好作文。所以,家长要做的是在旅游途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孩子留意四季气候的变化、花草树木的颜色等。“想象力给予孩子最直接最受用的就是提高写作能力”,郭燕女士说,想象力提高了,那遣词造句能力就提高了,写作便不再是难事。
培养思维能力很重要
比较成功的教育孩子,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在念书和做习题上,在中小学阶段,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外,从未参加过课外的辅导班或者给自己买额外的教辅习题用书。“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观察事物,开阔眼界,参加活动,广交朋友……这些对于培养我的思维,锻炼自我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十分有帮助。”
精彩语录
6岁前,激发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
今天的孩子,普遍存在两大缺陷:想象力匮乏、动手能力差。究其责任,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方法、教育理念都有问题,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父母也难辞其咎。
6~10岁,小眼睛大视界,亲子携手看世界
可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启动有计划的旅游,在旅途中记录游学练习写作,“行万里路”的功效也就显现了。
10~12岁,叛逆期不叛逆,让孩子融入世界
励志教育,是这个阶段孩子旅游的重要内容。10~12岁,正是父母放开手,鼓励孩子独立远行的时机。
12~15岁,一步一成长,培养孩子好性格
12~15岁 性格成形期,是旅途中丰富的人际互动,打开了亲子深度交流的大门,期望的好性格正渐渐养成。此时的游学还能帮孩子收获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张扬个性。
15~18岁,放开手,让孩子独步迈向世界
考前前带孩子旅游,希望他多学知识开眼界,注重旅游的教育功能。考后陪孩子旅游,希望他放松、张弛有度,更注重旅游的释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