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很多课外书,可写作文时总是用不上,是不是多读书也没用?”不少同学发出这样的感叹。其实,我们的时间非常宝贵,不可能允许我们多读多写,那我们如何利用课本提高自己作文水平呢?
下面是(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原文,我们一起来看看。
奶奶的白发
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
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奶奶说:“怎么啦,不高兴了吗?傻孩子,奶奶跟你说着玩呢。”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你白发还会变黑吗?”
奶奶抚摸我的头,笑了。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文章结构很有意思,三问三答,通过对“白发”的提问,将一个操劳一生的奶奶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第一次问:我问奶奶怎么头发雪白雪白的呀?
第二次问:奶奶问我怎么不高兴了?
第三次问:我问奶奶如果我不再让她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很多同学读完就完了,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篇作文到底精彩在哪里?”、“又为何被选作教材?”等等这类问题呢?下面,一个学生借鉴《奶奶的白发》的大概意思,白发换成了脸黑,写出了一篇《“非洲人”奶奶》,我们来看看。
“非洲人”奶奶
我的外婆是个工人。虽然她年近花甲,可她还在操劳。
一次,我指着外婆乌黑乌黑的脸好奇地问:“外婆,为什么城里的老奶奶脸白白的,你的脸这么黑,都快像非洲人呢?”
外婆笑着说:“这是外婆没城里老奶奶有福呀,奶奶天天干活晒的。”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外婆说:“怎么啦,不高兴了吗?傻孩子,外婆跟你说着玩呢?”我抬起头,望着外婆黑黑的脸说:“外婆,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好好孝敬你,让你也做城里的奶奶。”
外婆抚摸着我的头,眼眶里好像有东西在闪动。
(这篇作文发了《姑苏晚报》作文版)
怎么样?三问三答精彩吧,通过“脸黑”,将一个勤劳的奶奶,写得活灵活现。其实,苏教版课本有很多这种结构,只是我们没从来没有总结和学习过!不信,让我们看一看下一篇,还是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好学的爸爸
我的爸爸很好学,最近一吃完晚饭,就夹着包往外走,说是“充电”去。
有一次,我问爸爸什么叫“充电”。爸爸说:“充电,就是再学习呀。”原来爸爸是去上业余电脑培训班。
我说:“你不是早会在电脑上打字了吗?”
爸爸说:“光会打字是远远不够的。上网啦,制图啦……要学的东西可多啦。”
我说:“爸爸,你能帮我从电脑上找一点骑牛比赛的资本”
“这还不简单!”只见爸爸在电脑前敲了几下键盘,鼠标点得飞快,一会儿就把我要的资料找到了。
爸爸现在可真是“电脑高手”了。
我们来看看,这个文章结构是跟上面两篇文章一样都是“一次次问”。
一问啥是“充电”,由此说明爸爸正在学啥;
二问爸爸不是打字吗,由此说明爸爸在学新东西;
三问爸爸可否帮忙查资料,由此证明爸爸学得不错。
由此可见还是三问三答,一个“好学的爸爸”的形象,就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大家明白了吗?其实写作文并不难,一次次问,这样的思路结构写人,是不是很不错啊!
如果我们翻开《苏教版》、《人教版》,无论那个版本,无论写景写人写事,都会有惊奇的发现,这种一次次问,一次次想,一次次找……能找出一半课文来。孩子你们还觉得写作难吗?所以,我们要学会会看书、会读书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