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深圳小升初之我见:一家之言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2011深圳小升初之我见:一家之言

2011-06-15 21:15:36     标签:小升初经验

儿子就读于南山的小学。去年年底,儿子六年级下学期了,我开始接触小升初,在论坛泡,在群里问,慢慢知道了深圳有四大名校,也知道了除了深外公开招生(仅面向福田罗湖的学生),还知道了其它二线学校(都这么称呼)如翠红宝玉(翠园、红岭、宝安、育才)、北环、福外、南外、南实等。这些学校中,除南山的育才、南外、南实外,其它学校都不是严格按照教育局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暗地里招收小学阶段成绩突出的学生。君不见,HBS、XWB的一等奖二等奖获得者云集SW、SZ、SY、GJ四大名校,很多学生获取多所学校的录取通知,同时也为了选择哪一所学校而苦恼。而四大名校挑完后的部分优秀学生,基本上都会向红岭、翠园等学校伸出橄榄枝,以期获得青睐。

我,当然没有例外,也向sz、sy、sw递交了简历,最终只是参加了sz在福景的招生考试(没有获得sy、sw的特长生面试资格,也没有被sz录取)。GJ的招生考试,不准备给儿子报名了。

儿子是否不够优秀?我认为不是!所有与儿子接触的老师、同学都认为,儿子很聪明,考入sz应该没有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儿子没有被sz录取呢,甚至sy、sw的面试资格都没有。通过这几个月的了解,我想通了:南山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程度,练习强度不足,而且南山教育局并不重视学生的应试教育,而是从整体入手,强调素质教育;南山的学生,放学后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多,有时间玩,有时间发展一下兴趣爱好,可以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而我之所以向这些学校递交简历,并不是希望儿子就一定要获得这些学校的录取证书,主要原因是:一来可以让儿子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与那些牛蛙相比,差距在哪里,有多大;二来我们是租赁合同申请片区学校,未必能保证入学,如果调配到不如意的学校就有点不愿了(虽然没有一定要去名校,但是起码的要求是学校有好的学风,好的环境让儿子成长吧)。

渐渐地,了解越来越多,对名校的看法就更清楚了,于是对名校有一点反感了(不是狐狸吃葡萄):主要就是靠好的生源来保证升学率,而不是从提高教学水平着手。看看目前已经完成招生考试而且有结果的SZ、SY,录取的学生中华杯赛、希望杯、希望之星的获奖者比比皆是,中考时考入四大名校高中的比率不高才怪。南山的初中学校,基本不进行特长生(这个特长生,大家都明白的)招生考试,生源基本上是地段生,中考成绩不突出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觉得那些名校应该反思一下:中考成绩录取的好多学生成绩都不错,为什么高考时重点大学都进不去呢(按以往几年的高考重点率数据,超过30%没有进入重点大学哦)?为什么不提高教育水平来获得更好的成绩呢?

最近看了桐华的作品,《那些回不去的少年时光》,深有感触:学习,固然有天赋的成分,还有方法的成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的成绩想不好都难(就像书中主人公罗琦琦)。同时我也向大家推荐这部作品,大人小孩都适合看(我儿子也看了),肯定会有收获的。

一家之言,若有持不同意见者,欢迎拍砖。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