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深圳奥数网1月9日 最近一段时间,我参加了10多场考试的监考,年级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在整个监考的过程中我没有偷懒,而是认认真真的观察了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如何考试以及如何答卷的,通过这些观察我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生不会考试!
在我监考的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进行一场考试,他们不懂考试应有的正确原则,更没有考试中应该具备的正确意识,这就导致很多本应该能够拿到的分数最后体现到卷面上却拿不到,很可惜。所以我想总结一下正确的考试原则或者说是考试意识,以下这些都是我自己思考总结出来的,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这么一个学生,以他本身的能力和水平去考试,其实只能考到85分,可是他最后却考出了90分甚至95分的高分,请问这多出来的5分到10分他是怎么得到的?这个问题我问过我的学生,他们当中有人开玩笑地回答说:“是抄来的!”。虽然也有道理,但并非正确答案,这里的正确答案是:因为这个学生具有一种在考试当中全力以赴、每分必争的意识,仅仅因为他具有这种意识所以他最后能够多考出5分到10分,就这么简单。
在我自己的班上,每次给学生考试之前我都会在黑板上写下一副关于考试方法的对联,取名为“考试秘诀”。它的上联是:仔细读题兮好板书;下联是:先易后难兮慎思考。横批是:全力以赴、每分必争!
我通常这样告诉我的学生,在一场考试中板书好不好会占到总分大概5%的分数,审题能力过不过关会占到总分大概15%的分数。什么意思呢?以数学满分100分为例,就是说如果一个学生板书不好,那么别人这场考试满分是100分,而这个学生因为板书不好、书写能力不过关,这场考试对他来说满分就只有95分;而更不幸的是如果他不仅板书不好而且审题能力还不过关,那么100分的满分对于他来说就只有80分!并没有考试就已经相差近20分,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以深圳中考每年6万人左右的规模来说,卷面上1分的差距就会在排名上大概相差1000人,而一个学生如果书写能力和审题能力都不过关的话,就注定了他还没有参加考试排名就只能在2万人之后。想想这其中的奥秘,大家就应该能够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并非学了多少知识,做了多少作业就能够自然而然的考出多少分,而更为本质的层面应该是考试需要哪种能力就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下足功夫练就这种能力,然后才能在考试中考出多少分。
一句话总结就是:一个人不是他学了什么、学的如何就会自然而然地决定他考的如何、能够考出多少分,而应该是考试要怎样考、考哪些能力决定了他要去怎样学、去练就哪些能力。的确,我这么说感觉很功利,所以有些家长和同学可能不认同,但请大家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并非说学习不重要,恰恰相反我始终认为在一个学生的总分当中,学的怎么样要占到80%的份量,而如何去考充其量则只能占到20%的份量。但我之所以提出“怎么考来决定怎么学”这种观点,是因为我在大量的监考和阅卷过程中发现,其实很多学生完全可以在考试中多得5分到8分,但他们没有那种在考试当中全力以赴、每分必争的意识,不了解台上一分钟的表演要比平时排练十天重要得多,所以好多学生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好多初三的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你看不到他那种全力以赴的精神、每分必争的意识,而这种精神、这种意识都是需要在每一次考试当中练就的,并不能够一蹴而就,更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到了小升初考试、到了中考,学生就必然会全力以赴、每分必争的。NO,NO, 这并不必然!
真实的情况是到了最关键的那场考试,同学们书写答题的感觉并不是全力以赴的感觉,而更多的是一种慌乱紧张的感觉,这两者的差距是极大的。学习能力很大一块是学出来的,但考试能力更多的是考出来的,是在考试当中练就出来的,是在考后不断总结考试当中失误在哪以及以后如何注意避免的反思当中获得的。这就好比把一个角斗士送到竞技场上参加格斗,大伙(难题、易错题、陷阱题)打他一个人,他的最佳格斗状态并不应该是上场前的训练时间里,而应该是在格斗场上那段时间里;同时如果这次格斗他被打得鼻青脸肿,他所应该想的也不是接着训练就够了、就行了,而应该是有意识的思考总结格斗场上每个对手的特点和套路,然后有针对性的去训练、去完善自己才对。而这当中他最应该牢记的一点就是:格斗并不等于训练!
说了很多,但总体上都是在强调一种精神、一种意识,一种在考试当中应该具有的精神和意识。至于如何操作,虽然感觉脑海中有很多具体的细节,但是没有能力一下子全部倒出来跟大家分享,也只能是一次总结一个方面。这次我着重强调了考试应该具有的意识(全力以赴、每分必争),下次我会针对我所总结出来的“考试满分的五要素”再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有时间能够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