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起源于1991年,由原广州市招生办副主任陈流光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学生入学的公平录取问题。北京在1998年引入电脑派位。
所谓的派位是指:如果学生未参加择校或者择校不成功,则教委会默认依据学籍,进行对应的电脑派位。
南京电脑派位,即全市有择校需求的小学毕业生,按规定日期在毕业小学或区县教育局统一填报择校志愿。南京各区县教育局和南京外国语学校将使用南京市统一编制的派位管理程序,在同一时间进行南京外国语学校和民办校的电脑派位。电脑从起始点学生开始,依照确定的派位方向,根据派位计划,一次性选出派上的学生。
凡参加计算机派位的学生均要按本人意向顺序将本片内所有中学的校名填在“所在区初中入学登记表”内(如未填全片内中学校数,则该生所填的意向校一旦未被派进去,计算机就会将该生随机分配到片内任何一所未派位满的中学)。考试中心小升初办公室按片将学生“登记表”内学生姓名及志愿输入计算机建库,进行派位工作。
计算机根据中学的招生计划数按学生意向顺序优先的原则进行派位。派位开始时主持人请一位代表按计算机的一个键位,计算机自.动随机给予每位学生一个十位数的“派位号”,“派位号”的给定既与号码产生的先后无关,又与学生“登记表”信息的输入先后无关,也就是说这个“派位号”的产生与摇奖、抓阄号的产生一样是完全无规律的,它既不能预知,更不能人为控制。然后计算机自动将“派位号”由小号到大号顺序排序。
派位时计算机先对该片内所有排序完的学生第一意向从小号到大号顺序进行派位,第一意向派位结束后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学生第一意向报某中学的人数正好等于该中学的招生计划数,则这些学生全部升入该中学入学。
(2)学生第一意向报某中学的人数少于该中学的招生数,则这些学生就作为该中学的必录学生,同时该中学的招生数减去必录学生数后等待接收第二意向的学生。
(3)学生第一意向报某中学的人数大于该中学的招生数,计算机根据该中学招生数按‘派位号’由小号到大号顺序录满学生,未能进入该中学的学生,计算机自动将这些学生转到第二意向再进行派位。
此时,中学招生数已由计算机自动根据录取结果重新修订.
接着计算机对第二意向学生进行派位,派位过程又会重复出现以上三种情况,未录学生自动转入第三意向,中学招生计划数又相应减少。以此类推,直到该片小学毕业生全部进入片内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