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不了好小学,就进不了好中学;进不了好中学,就进不了好大学;进不了好大学,孩子这辈子就完了。”这句来自电视剧的台词,表现了现阶段中国家长望子成龙的心声,同时也折射出了择校家庭的现实心态。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包括区域间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等一系列的政策,期望用推进教育均衡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
纲要解读
>>热点1减小校际差距
【纲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
【解读】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贯彻了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精神,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纲要素质教育课题调研组组长顾明远表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无疑是解决择校问题最重要的办法。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解释,所谓教育均衡,从长远看,要实现区域间的均衡,从近期看,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十年内要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
中央教科所所长、规划纲要起草组成员袁振国分析,解决择校问题是特别指义务教育阶段。首先最主要的是把普通学校都建好,减少学校之间的差异。其次要促进教师流动。
>>热点2下放高中入学指标
【纲要】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解读】“择校压力也是反映了考试压力。”顾明远表示,改变中考唯分数论的局面,通过综合素质评价科学评价一个学生。
另外,要积极探索“示范性高中指标到校”政策,通过示范性高中的招生名额下放到所有初中,使在任何初中上学的学生都有可能通过努力升入示范性高中。
辽宁盘锦市将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100%分配到每一所初中,并实行“阳光分班”,从办学条件、教师配备、学生入学三方面做到一视同仁,创造了20多年从未收过择校费的奇迹。
>>热点3取消重点班、重点校
【纲要】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解读】顾明远表示,虽然纲要里明确表示要取消“重点班”、“重点校”,“但是由于长期的观念,老百姓心中对好学校的认定,不是一个命令就能取消的。”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弱化名校概念还需要一个过程。
>>热点4禁止竞赛与升学挂钩
【纲要】各种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解读】去年热议的“奥数风波”就是典型的学科竞赛与小升初挂钩的现象。张力解释,这一条并不是因为“奥数风波”才写上纲要,而是很早就有这样的规定,是政策的重申,这也说明落实的困难之大。
>>热点5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
【纲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
【解读】目前,国家已经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006年以来实施的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到2009年为止已经吸引了65929名教师扎根农村,覆盖22个省区的880多个县、1.5万多所农村学校,为当地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