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广州奥数网 随着高考变回全国统一命题,这种横向的可比性有逐渐多了起来,或许不久的将来真会影响到部属高等院校指标的分配。
目前这些省市有多个组合并称,例如京沪、江浙、两湖、闽粤、皖赣、冀鲁豫等。
类似这种同位比较在很多的贴吧已有不少口水战。不用数据也知道,广东是无法与京沪、江浙相比的。皖赣、冀鲁豫过去很强大,现在有所下滑,除了山东外其余的省落伍了。
接近层次的两湖和闽粤,一般印象,总觉得广东肯定不如人家,甚至根本没有资格同组。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每逢讨论到这些问题,广东总会被贴一个标签“商业味太浓,学风不好”,结果被评为“差等”。对于这个定性,我又拿不出数字来证实“是”或“不是”,只能落荒而逃。
我的帖子一向不喜欢用定性的判断,而喜欢用定量数据说明一些状况。
一、明清时期
这些数据太久远,实际对今天已经没有很直接意义了。不过一个地方的民风、学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长期积淀的结果。在清朝以前,人口流动是相当少的,这时候的状元、科举进士等人员基本上反映“原生态”人群的教育状况。
清朝以前的基础教育状况很难拿到量化的数据,只能取高大上部分来比较了。
(一)明朝进士榜
福建2374人,全国第4。
湖北1009人,全国第11。
广东857人,全国第13。(其中南海、番禺、顺德、东莞四县占了一半)
湖南481人,全国第14。
两湖+广东=2347<福建——这个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浙江、江西分列前两位,福建受这两省的影响很大。湖北的位置略低于人们的判断,因为他是比较接近统治中心的地带。广东在印象中还是南蛮地。实际上自从朝廷实行四口通商之后,广州作为对外交往的窗口,已经逐渐走出“蛮荒地带”。反而湖南属于“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位置,数据相对落后。
(有人评论说出几个名人不代表什么。其实这一数量已经很大了,江浙赣等省都是3000+的数量级,非常能代表当时的教育水平)
小结:福建>>湖北>广东>湖南
(二)清朝进士榜
福建1371,全国第8。
湖北1247人,全国第9。(第10、11是安徽、陕西)
广东1011人,全国第12。(第13是四川)
湖南714人,全国第14。
虽然顺序还是这个格局。不过福建的数据已经大幅回落,被4个华北省份赶超。
此外,到了清朝后期,这个形势有所变化,一是随着湘军崛起,湖南人在朝廷占据重要位置和资源,对省内教育也空前重视;二是随着西学东渐,留洋、新式学堂开始取代传统科举,这股风反过来是从沿海吹响内陆。
小结:福建>湖北>广东>湖南。但福建的巨大优势明显丧失。
最后提一提古代文状元人数,福建19人(其中明朝10人、清朝3人),湖北10人(其中明朝2人、清朝3人),广东9人(其中明朝3人、清朝3人),湖南5人(其中明朝1人、清朝3人)。虽说状元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但这实际上是科举进士的塔尖部分,与进士的基数基本上是吻合的。清朝这4个省的状元各是3人,倒有一定的巧合成分。
二、民国时期
民国取消了科举考试,现代的学部委员、院士又未出来,以什么评价民国适合呢?其实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数据都可以比较。古代的进士状元,是读书人之间“高大上”部分的较量。进入民国就是以普及小学教育为宗旨,就是有多少人在读书的较量,基数可以反映全民素质。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基础教育
首先说一个数字,1907年在学堂在学人数,湖南是4.8万人,湖北是9.9万人,相当于湖南两倍多,可以说到清末湖北仍然领先湖南很多。我们原来以为的,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给湖南教育带来福泽,其实是个错觉(顶多就是对教育的重视有思潮上的导向)。
下面我们看看湖南是如何异军突起的!
(一)北洋政府时期
(1)1930年第一次全国教育普查各省小学教师数据(1930年师资主要在北洋时期形成)
湖南5.38万教师,其中受正规师范教育的1.6万(教师数次于河南列第2,师范生数次于山东、四川列第3)
广东2.2万教师,其中受正规师范教育的0.5万。
福建1.3万教师,其中受正规师范教育的0.29万。
湖北0.75万教师,其中受正规师范教育的0.22万。
这时候和明清状元概况几乎完全掉了个顺序,广东在全国处于中规中矩的水平,但湖南高出这么多,福建、湖北低这么多,有没有统计上的出错呢?
1930年的师资力量,那就要追溯整个北洋政府时期的师范培养投入了。
(2)1917年公立中级师范学校数量
湖南16所,仅次于江苏浙江奉天,与四川并列全国第4。
广东10所,位于全国第6。
福建4所,居于全国下游。
湖北4所,居于全国下游。
(3)1923年公立中级师范学校数量
湖南23所
广东16所
福建9所,比1917年有所增加
湖北4所,原地踏步
显然,这两个标志性的统计,说明了因果关系,与1930年的教师队伍数量是一致的。
结论:湖南>广东>福建>湖北,这个排名影响到国民政府时期至解放初期的人才数量。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我的这种个人猜测不知是否合理:这一时期,福建、湖北一直处于北洋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北方人当督军(其中湖北一位督军萧耀南虽是黄冈出生,但属于铁杆北洋派),看来北洋政府把南方省份作为“征服地”,只顾搜刮,并不理会当地人的死活。(并非北洋政府不重视教育,在他的经营北方地盘数据也不错,但对客籍地的南方只为掠夺)
湖南、广东尽管战乱频繁,南北力量几度易手,但本省人仍在省政府以及财政、教育等部门中有较大话语权。其中湖南教育的急剧提升,以几起几落的督军谭延闿的贡献最大。
2、国民政府时期的基础教育
(4)1930年公立中级师范学校数量
广东57所。
湖南47所。
福建9所。与之前毫无变化。
湖北5所。长达13年时间仅仅增加了一所师范学校。
国民政府成立后,广东迎头赶上,不过考虑到人口基数广东略大,按万人比例计算广东和湖南接近。
(5)国民政府时期中学在校人数
一直难以找到同一年份可直接比较的数字,按照《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的一些资料,抗战前1936-1938年这几年,湖南一直在四川、广东、河南之后位居第4。
抗战时期,由于长沙一直控制在国民政府手上,广州武汉则沦陷日寇,这一点影响很大,长沙成为国人重要的避居地,抗战结束后几年,长沙跃居全国第2(仅次于四川)。
结论:湖南>=广东>福建>湖北
考虑到福建省人口偏少,若以每万人多少中学生计算,福建也未必落后太多。
这个排名影响建国初期各类人才、直至学部委员(相当于今天院士)的数量。
(6)1949年高等院校数量
广东16所: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国民大学、广州大学、珠海大学、文理学院、文法学院、法商大学、光华医学院、广东中医学院、广州法学院、省体育专科、省艺术专科、市艺术专科、省海事学院、南方专科学校。
湖北14所: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国立武昌体育师范专科学校;湖北省立农学院、湖北省立医学院;私立武昌华中大学、私立武昌中华大学、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私立汉口博医卫生专科学校、私立汉口法学院、私立汉口精业会计专科学校、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私立武昌江汉纺织专科学校、私立华中协和神学院。
福建9所:国立厦门大学、国立海疆学校、国立音乐专科;省立农学院、省立医学院、省立师范专科;私立福建协和大学、私立福建学院、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湖南6所:省立湖南大学、国立湘雅医科、国立师范学院、省立克强学院、省立音乐专科、私立民国大学。
结论:广东>=湖北>福建>湖南。
这与城市的地位有关。长沙基础教育最好,但大学却是最少,不过由于粤汉铁路已经开通,那时候大学生已经广泛跨省流动,从长沙到广州或武汉上大学的十分普遍。福建本身的高校基本上“自产自销”,此外福建人可以乘搭渡轮到上海等地上学,也是一种途径。
三、新中国时期
众所周知,新中国建国前30年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中小学数量、在校人数、教师人数等基本上都按照一定的人口比例分配,这方面难以做出明显的优劣评判。拿下面以下几项数据比较。
(一)院士人数
民间小道消息很多,以2009年官方出的两院院士调查报告为准。把籍贯、出生地两种口径一同拿出来比较(按照申报单位就不靠谱了)。
1、按照出生地,数据都处于第二梯队,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的优势实在太大了。
福建97人。
湖南94人。
广东89人。
湖北63人。
2、按照籍贯(科学院+工程院),那些北京、上海出生的不少院士分回给各个省。
福建97+32=129人。
广东90+37=127人。
湖南58+40=98人。
湖北37+32=69人。
结论:福建>广东>湖南>湖北。
院士人数不完全反映当代教育水平,有一些是民国时期发展教育的“红利”所致,湖北在建国后教育并不至于这样,似乎是在替民国的低潮期还债。福建按出生地人数与湖南接近,但按籍贯则领先,由此估计福建人在外省打拼的较多,这也与实际印象吻合。
(二)高中排名
这项指标估计争议略多,不是数据不够量化,而是可量化的版本实在太多,连哪家权威都够争半天了(各榜单各年份差异太大了)。综合各个榜单而言,湖北上榜的中学最多、位置列前,福建的相对靠后。广东和湖南比较接近,一般来说广东上榜的高中略多,最顶尖几所高中湖南排位略前。
结论:湖北>广东=湖南>福建。
(三)高校水平
名校受50年代国家布局的影响很大,现在也延续这种惯性。
985:武大+华科>中大+华工>中南+湖大>厦大。
其余211、一本等学校,湖北领先太多,福建落后太多,广东略胜湖南。
结论:湖北>广东>湖南>福建。(按照多个公校论坛的热点PK,武汉与南京、西安争夺全国第3;广州与天津、成都争夺全国第6;长沙与重庆、合肥、杭州、哈尔滨等争夺前10;福建除了有一所厦大,其余还真的没有什么好的,总体排名只能国内中游。)
谈不上什么终极结论,不过什么状元、进士、院士离普通人都太遥远,当前高校水平的“湖北>广东>湖南>福建”是现实切身利益,是广大考生最直接可分享“蛋糕”。如果具有户籍、学籍双重的学生,建议升学就是这个选择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