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的暑假如何渡过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小升初的暑假如何渡过

2011-05-25 09:08:38     标签:小升初常见问题

小升初的暑假如何渡过

在网上搜集整理了一些资料,拿来大家讨论一下:

做好衔接工作,顺利走进中学生活,主要目标与计划: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和心理的衔接,通过正确的衔接教育,使孩子提早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为新的学期打下基础。小升初的衔接最重要的是知识断层的衔接和学习习惯的衔接。

解读初中与小学的不同

陈露在小学的时候,她成绩优异,深受老师的喜爱,可真到了初一以后,她觉得初中老师讲课太快了,而且也不如小学老师讲得那么生动形象,对她的关心也少。一学期下来,她的学习成绩退步很大。

实际上,初中与小学相比,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起了很大变化,这就对孩子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查字典助孩子改变认识,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顺利完成小学到初中的过渡。

在小升初的过渡衔接阶段,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先学一步,确立领先优势,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课程设置和要求不同

与小学相比,初中学习突出呈现三多,课多、书多、作业多

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小学开设的课程以外,初中还增加了政治、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等课程,初二、初三还增加了物理、化学,而且每门学科的内容都趋向专门化和系统化,如数学,小学是学算术,初中开始学习代数和几何,另外,学科新旧知识联系密切,概念性强,提高了对空间想象力的要求,对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题目的难度与小学相比也加大了许多。由于初中课程增多,难度加大,故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初中阶段的学习是系统的学习,需要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上课时要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要当堂理解并全部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并及时做好课后复习,整理笔记。初中老师讲课的速度比小学老师要快得多,如果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就很容易造成知识上的缺漏。由于知识连贯性强,少上一课,将影响一个环节。因此,家长必须督促孩子认真做好课前的预习,以降低小升初衔接上的坡度。

如数学,小学是学算术,初一年级开始学习代数,这门学科新旧知识联系密切,概念性强,增强了空间想象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要求也提高了。除了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扩展外,中学在教学的方式方法方面,也有不同于小学的一些特点,这就需要查字典助孩子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过好学习关。小学各科教学比较重视使用教具、挂图、标本等直观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变换形式,创设情景,这是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相适应的。

初中要逐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各门学科随着年级的上升,规律性知识越来越多。教师注重讲清概念,课堂上分析演示较多,刚入初中的孩子对中学教师的教法感到不适应。家长要把这种变化告诉孩子,让孩子在思想上和心理上有所准备;还可以由自己或请学习成绩优异的中学生谈怎样适应初一学习的经验体会,也可以请有经验的教师对孩子进行改进学习方法的指导。

2课时安排上不同

初中课堂教学中,用于复习巩固的时间比小学少,课内作业练习时间少,巩固知识的方法与小学也不尽相同,初中教学更多需要学生课后不断思考总结与提高。

小学生每天回家最重要的事情是完成作业,因为作业完成了,今天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而初中的作业是多样的,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只是当天课程的巩固或者是第二天的预习,而中学知识的综合性,要求初中生必须做更多的课外作业才能跟得上老师的步伐。有部分学生会说,我每天作业都完成了,为什么我的成绩得不到进步呢?当孩子产生这样的困惑时,家长需要指导孩子学会自己整理知识,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类和综合;告诉他,课听懂、作业会做仅是初级阶段,还要追求融会贯通和熟练运用。培养孩子学习上的独立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教会孩子适应初中学习的方法,帮助孩子提高自学能力。

3老师教学方式不同

小学老师讲课形象生动、活泼,他们比较重视使用教具、挂图、标本等直观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变换形式、创设情境、学娱结合,这些都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相适应。可升入初中后,根据孩子思维发展的特点,老师往往注重引导孩子由原先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初中的课程中规律性的知识越来越多,由于学习内容的变化,初中老师上课的时候更注重讲清概念,课堂上分析演示较多,不再像小学时那么形式多样。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带着问题学,开动脑筋听。教师在课堂上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

管理方法不同。在小学里,教师把学生当作小孩子,许多事情都是手把手教,“扶”着“走”。在中学里,教师偏重于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家长要配合学校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培养孩子自主、自理、自立的能力;二是要教育孩子为集体承担义务和责任。学校环境也不同。中学里,一个班级的同学是从各个地方来的,大多数是陌生的新同学。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克服“怯生”的心理,提高交往的能力,尽快和新同学打成一片,不论男女同学都要友爱相处。

小学的班主任对学生管得严,指导得细,采用教师评价方式指导学生;中学则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

小学的教学方式相对丰富、活泼,到了初中,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也少有游戏教学等。

4学生学习方式不同

初中则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老师不可能再天天盯着孩子,而是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自觉性、主动性是初中生必须过关的。对此,家长在孩子刚入初中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预习功课,在预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教会孩子如何找重点和难点。除此以外,家长还要告诉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关键取决于课堂45分钟的效率,所以一定要保持注意力,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改变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逐步做到“三会”:会预习。能够在预习的时候画出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疑问。会听课。能够集中注意力,并根据老师所讲的内容做必要的笔记。会复习。课后要能把当天所学的内容做个小结,整理笔记,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然后进行练习和错题矫正。

将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列入重要的教学内容,强调五个环节:预习、听课、笔记、阅读、复习、作业。

预习:在完成当天的作业后,一定要安排时间认真预习第二天学习的内容。预习的基本要求是:通读课文,了解内容层次结构、主要论点、基本概念和原理,读懂例题,试着做习题或思考题,找出不会的疑点并用“?”做好标记,这样第二天听课就有了针对性。

听课做好笔记:初中阶段的学习,需要孩子边听、边看、边想、边记。建议查字典助孩子设置专门的笔记本,选择孩子喜爱的电视节目,边看、边听、边拿笔做记录,训练做笔记的能力。

经常大声阅读:不少学生由于从小缺少训练,没有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不但在人前不敢大声朗读,即使独自一人读课文也不流利。而这些学生英语成绩普遍不够理想。因此,对于小升初过渡阶段的学生,家长应当要求孩子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如清晨)大声朗读课文,对语文和英语的重点课文,一定要读出声,而且要坚持不懈,养成习惯。

课后复习:为了防止孩子出现懒散的精神状态,应给孩子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帮助孩子制订作业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以改变孩子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孩子的学习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

正确做作业:很多学生都是一坐下来拿出作业就做,做错了再订正,结果事倍功半。正确的做法是,做作业之前,先认真想一想白天老师授课的内容,讲了哪些概念和例题,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等,想不起来的时候翻翻书,将所学的知识理出一个头绪,然后再开始做作业。

5作息制度不同

初中生课外作业的难度比小学生的大,时间比小学长,为了让孩子有效利用时间,家长要指导孩子制订一套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快速适应初中生活,促进其健康成长。作息时间要科学合理,执行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让孩子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下去。家长还要经常检查、督促孩子严格按照作息时间和计划进行各项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三个不罢休”即:当天功课未完成不罢休、当周目标未实现不罢休、当月成绩未提高不罢休。必要的时候,家长与孩子一起每天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核查。一般说来,制订作息时间和计划应注意四点:一是根据用脑规律,科学安排时间。比如说,背诵英语和语文最好在起床后半小时或临睡前半小时进行。二是要安排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孩子做喜欢做的事。三是安排一定的家务劳动时间,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四是保证孩子有足够的运动和睡眠时间。

到了初中,晚睡早起一小时将成为普遍现象。

初中生课外作业比小学生难度增加,时间延长,家长要教会孩子科学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作业速度,保证睡眠时间。指导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表,有利于孩子适应中学的生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制作作息表一定要启发孩子的自觉性,使孩子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有意义。一般说来,应注意这样几点:一是根据用脑规律,科学安排时间。背诵外语和语文最好在起床后半小时或临睡前半小时,早晨安排适当的体育锻炼,防止睡懒觉;作业时间要严格固定,科学合理。二是安排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孩子做喜欢做的事。看电视应适可而止。三是安排自我服务时间,培养自理能力和一定的家务劳动能力。四是保证9至9.5小时的睡眠时间。这一些,在暑期里家长就可以有意识的进行训练。

学生的变化:小学生没有直接的升学压力,小学生的生活相对轻松与自在,学校和社会对小学生的要求也比较宽松。但初中阶段面临着淘汰和分流,竞争压力比小学要大得多。

评价标准的变化:小学时的考试成绩用的是等级评分,只有优秀、合格、不合格,把60分到89分之间的区间模糊掉了,而到了初中,每一分都毫不含糊。

身心发育的变化:到了初中,孩子普遍进入青春期,这是一个危险期,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宝贝儿子宝贝女儿不再听话了,你再抱她、摸他脑门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了,以往那种一家之长的权威性会受到挑战。

小升初阶段是孩子身体、心理成长的分水岭。

疏导孩子尽快稳定入学后的情绪。孩子从原来小学的“小环境”到中学的“大环境”,在情绪上有一个变化过程,一般要经过兴奋期→厌倦期→适应期这样的一个过程。家长要根据孩子情绪变化的特点,加强心理疏导,使孩子尽快进入适应期:延长“兴奋期,缩短”厌倦期,稳定适应期。家长最好能先孩子一步,到孩子即将就读的学校去考察了解,了解新学校有什么特点,教育教学上与小学有什么不同,新学校新班级对新生有哪些具体要求。也可以带孩子到学校去走走看看、体会一下,帮助孩子充分做好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管理等方面的准备,最好能帮他们订出逐步适应中学生活的计划。家长最好要了解中小学课程设置的不同,教师教学方法的变化,然后向孩子介绍中学教师上课的变化,提供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孩子转变学习方式,养成做笔记、及时预习、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要充分利用暑假的时间,帮助孩子对小学的知识查漏补缺,有可能的话,可以让孩子听听相关的中小学衔接辅导报告,做好知识和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6招阻止孩子进初中后成绩下滑

有的家长看到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写作业就表扬他,其实是不对的,因为,“本来孩子有专门时间写作业,课外活动就应该出去玩的;他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作业,课外活动时还在写,不就是动作慢吗?你还表扬他,他不就越搞越慢吗?”孩子养成一个慢的习惯,一到中学就乱了阵脚,这门作业没完成,那门功课又压来了,考试规定时间到了,仍然交不了卷,会做又有什么用?这样慢慢地,学生就会越来越没自信,成绩自然就下降了。所以,一定要在小学的时候提速!

总之,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学习效率,天天死读书未必是好事。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过渡,现提出6条建议供家长参考:

1.适应变化了的学习环境。

初中不同于小学,突出表现为“三多”——课多、书多、老师多。不少孩子感到不习惯,对功课应接不暇。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不要只重视班主任的课,而忽视其他科目。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孩子形成科学的作息时间,专注的读书听课,勤学好问,独立钻研问题,养成自我验收的习惯等。

3.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中学的学习任务很重,学校把学习方法指导已列入教学内容,家长要积极配合。一般强调五个环节:①预习②听课③笔记④复习⑤作业。

4.明确智力上要“三过渡”。

初中一年级与小学高年级在智力培养上,既有衔接又有发展,要完成三个过渡:

一、在感知方式上,由以听觉型为主转变为以视觉型为主,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二、在记忆方式上,由以机械记忆为主转向以意义记忆为主。

三、在思维方式上,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要鼓励孩子学会独立地对学习材料进行综合、判断、推理,发展思维能力。

5.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当天学的,及时复习;单元学的,整体复习;阶段学的,系统复习。

6.排除孩子的学习困扰。

有些孩子成绩下滑是有多种原因的,心理因素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和孩子仔细谈谈心,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

早早做准备,轻轻松松上初中(1)

再过两个月,我市万余名小学毕业生就要升入初中学习,踏入求学生涯的另一个阶段了。为了让孩子们能轻轻松松适应即将来临的初中学习生活,本报特意约请了多位小学和初中班主任,对学生学习适应、心理转变、暑假准备和家长配合等各方面进行指导,争取让孩子成功完成小学生向中学生的转变。

暑假方略--小学毕业了,这个暑假怎么过?

■培养自主读书意识

读万卷书总是说书到用时方恨少,那么不算短暂的暑假正是读书的好时节。暑假伊始,给自己列一个读书计划,读什么?怎么读?首先要明确读书不是附庸风雅,不是打发时光,而是源自内心对知识的渴求。因此,阅读的书目不能仅凭自己的兴趣而定,而应该广泛涉猎,博采众长。如今的社会已不是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时代,学生的目光既要在经典的文字中流连,也要去审视社会这部鲜活的大书,应该及时通过报刊网络等途径去关注天下事,鼓励自己去思考问题,训练自己的思维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分析。

■培养独立处事的能力

小学老师对学生事事关注,而中学老师更多时候只是个引领者,因此即将升入中学的学生必须逐步改掉依赖的习惯,从性格上独立起来,才能适应中学的学习。

■不妨从劳动做起

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行万里路”不能成行,那就在普通的生活中寻求“知行”结合:体验劳动。即将成为初中生,不能再做父母眼中生活不能自理的长不大的孩子。

初中教学内容多,竞争起点高,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能力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才能游刃有余。可以利用暑假的时间帮家长分担一部分家务,在劳动中培养自主意识,独立生活、独立处事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在劳动中学生还能体谅父母的辛劳,从而激发内心的自觉性,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交往,初一的新生离开了朝夕相处六年的老师同学,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总会有些不知所措,再加上进入青春期后的局促,常常会从心理上产生不适应,此时,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多多参加集体活动

学生在暑假里就应该多参加集体活动,尝试主动去认识一些朋友,掌握择友原则,懂得在小事上不要斤斤计较,要大度些,学会宽容,热爱运动。要努力做朝气蓬勃的中学生而不是死气沉沉的书呆子,在暑假里仍然不要忘了锻炼身体。给自己的每日安排里留一些运动的时间,去跑跑步,游游泳,打打球,做一些健身运动,既增强了体质又可以结交一些朋友,何乐而不为呢?

早早做准备,轻轻松松上初中(2)

适应学习---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适应性

小学与初中,尽管其间只有两个月的暑假的间隔,而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大部分小孩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习惯上,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初一学生由于刚刚升入初中,学习、生活等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对学生幼小的心灵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心理上产生了一些波动,面临一些困难。因此,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分析研究初中学习生活和特点,积极寻求有效的对策。

过渡时期,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观方面因素:

①步入中学大门,开始了全新的学习生活,在新的环境下要适应群体,结交新的朋友、新的老师、新的教学方法等。②班级竞争比小学更加激烈,有部分学生对以上问题不能很好的适应,没能进行适时的调整。③有些方面遇到困难,没有小学那么顺利,不像小学时那样受到老师的关注,稍不顺心,就对新的环境产生畏惧、抵触情绪,甚至有自我封闭的心理,逃避竞争。④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或者学习基础较差,竞争不过其他同学,没有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受挫。⑤自控能力不强,受到电子游戏、网络、不良卡通书、结交了不好的朋友等外界消极因素的干扰,对学习提不起精神,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复习工作也不能到位。

二、客观方面因素:

①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生处于从童年期的幼稚向青年期的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各种心理矛盾交织的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中多发、易发心理障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个体看问题还不够全面,个性心理倾向还不够稳定,在个体心理发展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父母过分的照顾和呵护使孩子的耐挫力较差,产生了脆弱的“蛋壳心态”;同时,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刚刚升入初中,离三年后的中考还比较远,对孩子的平时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往往等到孩子问题严重了才开始着急起来,而此时,孩子的不良习惯已经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竞争意识的增强,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断升高,家长的期望与其需要相冲突时,最容易引起孩子的精神压力。

鉴于存在以上诸多因素,那么我们该如何作为,才能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衔接期,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呢?

首先应该扎扎实实地培养小孩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所谓学习习惯,包括预习习惯、作业习惯、复习习惯、课外阅读习惯等等,这些习惯学生都知道,也在做,能否坚持,是否做到位就很难说。比如听课习惯,绝不是简单的认真听课,还要做到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主动配合、认真记笔记,善于归纳总结,当堂巩固所学的知识。如果能这样听课,效果肯定好。

其次要培养小孩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孩子一起分析自身的学习优势,分析初中的学习特点,激发学习兴趣,使孩子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有了这种变化,孩子就有学习的自觉性,就有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和动力。学生要适应初中学习要求提高、难度增加的现实,既要注意抓紧时间学习,又不要过于紧张、焦虑,按部就班地、循序渐进地学习,才可以使自己以良好的心态去完成初中三年的学业。

最后要培养小孩树立自信心,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现实生活告诉我们,自信与成功相辅相成,自卑与失败形影相随。因此,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当然,学生良好的学习适应性需要不断地培养才能形成,要有一个过程。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还会出现反复,一旦出现反复,家长决不能出现厌烦情绪,而必须帮助孩子在反复中寻找积极因素,引导孩子坚定信心,巩固良好的学习适应性。

学生心理

迎接孩子的“心理断乳期”

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进入了全新的学习时段和领域。这个阶段,心理学家们形象地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那么,作为“小升初”的学生家长,我们该如何迎接孩子的“心理断乳期”呢?

●孩子的心理发育了,您准备好了吗?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孩子的眼里,初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世界,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体谅孩子的困难,帮助孩子去主动了解身边的新的环境,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习惯,让孩子知道自己面对的困难是正常的,而且在此时培养适应能力是最好的契机,应该努力去适应环境,而不是要求环境来适应你。此时,作为家长,切记不可求全责备,不要总是拿小学成绩或者其他小学同学的成绩来和目前的成绩频频对比。

●孩子的学习节奏不同了,您准备好了吗?

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初中阶段的学习科目、内容和难度明显比小学加大,作业负担也增加了。而刚入初中的学生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完成作业的效率问题。进入初中以后,孩子们会发现,原来作业的量是可以这么大的(其实初一才3门主科,以后会更多),而按照原来的完成作业的节奏明显不行,此时,拖沓的毛病就会被放大。事实上,常有初一新生写作业能写到晚上12点,而早上5点又勉强爬起来背书,非常辛苦。实际上,如果您的孩子能够督促自己上课认真听讲、有问题要及时提问、做作业时应全神贯注,那么,完成这些作业其实也很轻松。如果您的孩子还养成了预习、复习的好习惯的话,那么,作业就更不会成为他的困扰了。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及时帮助孩子了解到这些,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孩子进行心理压力的疏导,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

●孩子的思维方式转变了,您准备好了吗?

第三,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的思维方式开始发生了转变。小学生的学习主要以记忆为主、理解为辅,而初中的学习主要则以理解和感悟为主、记忆为辅。同时由于学习方式的进化,孩子的思维方式也开始转变。也许以前他们更关心“怎么做才对”,“怎么做才能赢得家长和老师的认可”,但是,现在他们开始关心“为什么要这样做”。

所以,此时的家长要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困惑,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家长准备

直面“小升初”,家长该做好哪些准备?

面对“小升初”,家长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一、让孩子明确学习目标

目标产生信念,清晰的目标产生坚定的信念。什么是信念?就是在艰难条件下“自信必胜”。目标越清晰,信念越坚定。新的学习生活从选定新的学习方向开始。紧盯目标,坚持到底!

二、让孩子拥有健康心理

小孩子即将变成中孩子,角色的转变更需要孩子拥有一颗良好的心态。小学阶段的孩子对家长、老师有很大的依赖性。到了中学,孩子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增强,对人和事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容易产生叛逆心理,也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这一阶段,孩子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如果引导得不好,不仅会影响学习,甚至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影响。这时,家长不要总是以教育者的身份与孩子交流,更不能实行“高压政策”,那样不仅很难与孩子沟通,还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尽可能民主、平等地与孩子对话才是明智之举。

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到了中学,孩子的学习方式由“扶”过渡到“半扶”状态,初中的教学方法与小学完全不同,尽管学习紧张,但学习的宗旨没变,那就是:快乐学习!掌握了提高学习的轻松技巧和方法,有效学习,将会事半功倍,如:

◆认真预习。粗读课文,勾画重点、难点,疑难点。

◆认真思考。运用有关资料,积极思考,初步体会和感受,适当批注。

◆认真做笔记。包括每一课重点摘要;主要问题;尚未解决的难题;所查相关资料内容的摘抄,注明出处;心得体会。

其实最重要的是:上课认真听讲。紧跟老师讲解,飞扬自己思绪。课后要及时复习,趁热打铁才能打出好铁!

在快乐学习,轻松认知的同时请注意“提速”!时间观念要非常强烈。

◆学会从模仿到理解。初一的孩子经常反映,上课时听得挺明白,下课后回家不会做题。原因在于,小学老师讲完例题后,会出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孩子模仿解答方法。而中学老师着重讲概念,练习题跟例题不完全一样,要求孩子在掌握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孩子不会自主学习,不自觉、不主动,考试时就要吃苦头。

学习方法---掌握衔接的主动权,

给孩子搭好过渡金桥--家长要亦师亦友

●亦师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小升初”的过渡期家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思想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很多时候家长是他们的防火墙、引路人。家长应对孩子的图书进行遴选,剔除糟粕,并且在家庭创设良好的氛围,陪孩子阅读;家长应教会孩子甄别人的善恶,择善而从,并让自己成为别人欢迎的人;家长应检测孩子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即便是放假,也要求孩子遵守一定的作息时间,以适应初中更严格的要求;家长应关注孩子浏览的网站、喜欢的电视节目,培养其健康的趣味……

●亦友

在这一段学习的压力相对来说不明显的时间里,家长可以放下说教的身份,多与他们交流,像朋友一样进行沟通。如果条件允许,带孩子一起游历山水,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亲近心灵;或者与孩子一起运动,为一场比赛争得大汗淋漓;或者与孩子一起阅读,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或者与孩子一起劳动,共同品尝成功的喜悦……尝试着跟孩子交朋友,是在情感上做好“小升初”的衔接。

暑假应该是一个放松身心、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发展兴趣爱好的好时期,在“小升初”这个特殊的暑假里,学生要在家长的协助下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合理分配时间,关注思想的成长,注重能力的养成,争取成功完成小学生向中学生的转变,以适应即将来临的初中学习生活。

亟待改变的4大学习方法

小学从单科到全科,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发生了质的变化。

小学主科只有两三门,中学一下子增加到八九门,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求也和小学不同。首先是学习内容增加了,学习难度也提高了;其次是,不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还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综合能力的培养。

小学升初中,学习方面该如何适应?

1.从“保姆”到“教官”,教学方式、策略“去精取粗”。

小学教师是保姆式教学,一字一句地教,耐心细致地等,一个都不能少,一步一回头,教学节奏慢,小学阶段的教学往往让学生用较多的时间进行新知的探究,用多种方法尝试解决,然后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进行练习,一来二去一节课已经去了大半;初中教师讲得粗,侧重点强,一例一练目标明确,要求学生自己掌握,教学节奏快,后进的学生很难跟上。

2.从依赖到自主,学习方法不再被动。

小学课程相对较少,课堂教学时间相对宽裕,因此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的依赖性强,不注意总结学习方法,缺乏独立钻研的习惯。因此,即使不订计划、不预习、不做总结反思,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很多聪明的孩子都能轻松得“优”。而中学学习科目增多,学习难度加大,老师不再紧盯紧跟,如果不改变学习方法就会很快掉队。

3.从亲切到严厉,教学风格发生变化。

小学和初中的教育教学基本理念有些差别。小学没有升学压力,完全放心地研究、探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努力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中学受升学率的影响,加上学生由小学到中学是人的两个阶段身心发育的一个转折期,对学生学习管理的社会化程度陡然提高。

4.从兴趣到“乏味”,学习积极性出现差异。

初中老师有时会听到家长的抱怨:“我的小孩到初中怎么变得不爱读书了。”中学科目繁多、知识技能性较强,要获得成就感较小学艰难得多,教师的关注、反馈不及小学及时,学生的受挫感、无助感、无趣感一旦产生,学习积极性必然下降。

针对上述小初差异,家长要从以下方面帮助孩子做好过渡:

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小学教育衔接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习惯的衔接,小学虽然也注重习惯的养成,但在具体学科的习惯养成上还需做努力。

首先,要养成预习的习惯。每一个学科都有不同的预习要求,与小学有较大不同。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能使课堂效率事半功倍。通过明确的要求,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其次,要养成学前制订计划,学后总结反思的习惯。要求孩子安排好各科的写作业时间,要填写时间表,严格按照计划来写作业,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孩子的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

此外,还要让孩子养成听课做好笔记的习惯。最后还应养成经常阅读、开口朗读的习惯。初中更要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文科一定要扩大课外阅读量,如暑假作业可为孩子开列阅读数目,并分层次提出阅读要求,让孩子自主选择,写好阅读计划和做适量的阅读笔记。

在“扶”的阶段,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这是衔接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2.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首先,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学习目标,为目标而努力自然就有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可以教会孩子树立大目标,再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把诸多目标形成计划,达成一个,就要给予赞赏和鼓励,这个行动,可以从暑假就开始。其次,布置给孩子的学习任务要尽量改变生硬面孔,分解层次。

同时,家长要在观念上为孩子灌输独立意识,加强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和教师一样是独立的个体,学习是自己的职责,自己要为自己行为负责,一分勤劳一分收获。

暑期家教系列讲座之三:孩子升初中前这个暑假怎么过

1、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勤奋善思的品质。

使孩子养成作课堂笔记的习惯,坚持每天的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教育孩子不懂就问,不带着问题过夜,让孩子提前适应初中的学习方式。

因为就目前来看,一些地方“小学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初中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多大改观,加之初中的教学科目多了,内容更难了,同样的课堂教学时间,课堂的教学容量大多了。初中老师也就不可能再像小学老师那样“过筛子”,或者是“课内损失课外补”了。因此,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就尤为重要。

2、培养孩子积极向上、坚韧乐观的心理素质。

自我认同,自我接纳,自我调节,学会主动交流,把改变学习环境作为树立孩子自信心的契机。把握机遇,振奋精神,树立自信,迎头赶上。

3、在小学毕业这个暑假,品德教育不留空,管理不松懈。

小学毕业这个暑假,常常被我们忽视。孩子原来就读的小学,因为学生毕业了,一般不再组织他们参加各类暑期活动。初中因为这些学生还没有注册,一般也不会超前安排他们参加暑期教育活动。家长呢,因为孩子没有了暑假作业,也不知道如何教育和管理孩子了,也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辛苦了六年,现在也该让他轻松轻松了。于是,这些孩子有了大量完全归自己支配的时间,有的孩子就是在这段时间打网络游戏上瘾或者交了不好的伙伴。

4、继续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综合素养。

在小学,孩子们基本上养成了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和刻苦学习的品质。但是往往经过了毕业后这个暑假,一些孩子将小学六年好不容易养成的良好习惯给弄丢了,有的长时间迷恋看电视,早晨睡懒觉等。结果,一进入初中,就没有了好状态,变得萎靡不振。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制定假期作息时间表,让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有规律。

三、拓宽视野——中学英语常见问答

1、中学英语和小学英语的不同!

(1)权重不同。到了中学,英语和数学的比重完全相同。从历年新初一的分班考试的内容便能得知英语也是考查的重点,比重不低于数学。而且中考英语和数学都是120分。

(2)侧重不同。小学英语知识学的很“广”,但到了中学却是扎实每一个知识点,学的更“深”。小学英语侧重于“听说”训练,而中学英语则是“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并重。

(3)要求不同。小学英语考试,都以通过为标准。但是中学英语要力争高分,满分。正是由于中学英语的这种准确性,才有了“一分一操场”的说法——中考1分之差,名次倒退1000。

2、课内英语教学的几大缺陷!

(1)不系统教授音标。语音是学习一种语言的基础。发音还存在问题的孩子,后期背单词,背课文都会非常困难。

(2)不系统教授语法。中学英语课本(北京现行的三套教材,人教,外研和北师)基本是按照话题进行编排的,不会系统地进行语法教学。这导致的直接原因就是孩子普遍语法掌握不扎实。

(3)学校学的英语比较简单,但考试却很难。学和考衔接不紧密,这在重点中学体现地尤为突出。

(2)小学英语的难并不是真的难,由于内容多而显得难,只是体现在“广”上面,把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的知识点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中学英语的知识点更细,更“深”!另外,中学英语的准确性要求学生得高分,满分,

面对第一次摸底考,莫喜莫悲

初一新生的摸底考试,仅仅是学校了解学生学业水平的一个途径,是学校分班的一个参考,所以家长不要看得太重,更没必要因为孩子考得好或考得不好,而沾沾自喜或唉声叹气。

对这次摸底考试,家长们有个功课要做,那就是分析。家长要可以从六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基础。

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孩子一起订出适当的学习目标。要脚踏实地小步往前走。

家长的阅读品位对孩子有很大影响。所以,家长要抽个时间检查一下自己的书柜,看看里面都是一些什么书?有一个建议供家长参考:试着买一点自己平时不涉猎的书充实一下书柜,一方面完善一下自己的知识结构,一方面让孩子多接触些各门类、各学科的书籍,扩大知识面。

作业四试着了解几位孩子喜爱的明星

现在的家长总在喊“孩子不听话”,那么,你有没有“听孩子的话”?有时,孩子一谈论喜欢的明星、电影,家长就嗤之以鼻地说“无聊”,或呵斥道“多花点心思读书”。你都不听听孩子的话,孩子怎么会听你的话!

孩子到了青春期,有了叛逆感,家长如果既不能理解孩子,自己也没有一点内涵,怎能让孩子服你呢。

家长可以做到“四个至少”:至少读几本孩子爱读的书、至少了解几位孩子喜爱的明星、至少看几部青少年之间流行的影视剧,至少会一两种孩子喜欢的运动。

点击显示
上一篇:济南小升初杯赛解析
下一篇:小学生考试应注意些什么?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