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扼杀孩子的责任心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不要扼杀孩子的责任心

2011-06-17 16:39:18     标签:小升初经验

有父母会抱怨孩子的责任心不强,不替父母分担。父母也许该反思,可是真的是孩子的责任心不强吗?还是家长们哪方面做的不到位,扼杀了孩子的责任心。也许孩子很想替父母做些什么,却被父母无意的拒绝掉了。看看下面容易降低孩子责任心的言行,家长是否做了?

一、破坏性的批评

使用难听的字眼——傻瓜!骗子!不中用的东西!废物!

侮辱——你简直是个饭桶!垃圾!废物!跟你那死爹一样!

非难——叫你不要做,你还要做,真是不可救药!

压制——不要强词夺理,我不会听你狡辩!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还敢顶嘴!

威胁——你再不学好,妈妈就不爱你了!滚出去!

央求——我求你看一会英语吧,儿子!

贿赂——只要你这次考100分,我就给你1000块零花钱。

挖苦——洗碗,你就打碗,真行,以后还要做大事,做梦去吧!

当一个孩子一件事没做好,家长进行破坏性的批评,因为做错一件事,导致对人的否定,会使孩子觉得太痛苦了。他会发现负责任等于痛苦。这些词语是那些热心的家长经常用的话。这样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只会把事情弄僵,更会把孩子的不良行为放大,致于不可救药。

二、过分严厉,使孩子不敢负责,怕失败,怕惩罚

当我们过分严厉,并且出了错误后对孩子进行各种惩罚。

“你必须把车开出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这次物理必须考90分以上,否则就别再进这个家!”

“你要是考不上大学,妈妈就不活了!”

当我们过分严厉,并且出了错误后对孩子进行各种惩罚。这样孩子就不敢负责任了,因为他感觉负不起责任。

三、越俎代庖,家长包办一切,使孩子产生依赖感

在中国,许多父母的沉迷于盲目宠爱,认为孩子小,处处不放心,帮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衣,帮孩子洗脸,什么都不让孩子动手,孰不知这种痴情的爱子方式,会使孩子养成依赖性的心理,甚至滋长四体不勤的祸根。

一旦这种情况产生,家长就要累死了。“每一个生命必须独立承担他生命的责任!”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法则。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别人负起责任。家长以为自己可以负起,其实你只能负起外在的责任,孩子内在的责任是没人能替代的。

权威儿科博士詹姆斯告诫家长们说:“依赖本身就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所以说,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坑害孩子。”

四、对孩子不信任

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必须信任他们。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受到别人的信任就能自我尊重。管束孩子不许干这个,不许干那个,还不如信任他们,耐心地说服他们更为有效。我们如果把孩子当坏人对待,他就可能成为坏人。

五、家长专横,以自己认为的标准要求孩子、强迫孩子

一旦被强迫就没有责任了。有人论证说奴隶社会生产力和自由社会生产力高,最后的结果是人们一致认为奴隶社会的成本太高了。因为奴隶是属于奴隶主的,奴隶主对所有的事务负责,因为奴隶是他的财产。而奴隶什么也不考虑,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是被动的。

六、对孩子不放心,时刻监督孩子

孩子对你说:我可以管好自己,你可以不操心了!即使你真的不放心,你也不能表达你的不信任。而要进一步确定规则。问他:你准备怎么管好你自己?每天你做什么,看什么书,从几点到几点,……这样从开始笼统地说负责任,到后来确认下来,实际等于双方达成了协议,签了合同。最后孩子做到了,就进行表扬;若没做到,帮孩子找原因,为什么不行?这样,孩子没伤自尊,又知道了什么叫守诺。

七、家长的负面榜样作用

孩子是否负责任,父母影响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为了教育孩子,父母该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不能把错误的、不良的习惯在不知觉中传染给孩子。

如果你欺骗孩子,被他们知道了,他们就不相信父母了。父母失掉了孩子的信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而且欺骗孩子,孩子也学会欺骗他人。

八、负责任等于痛苦的神经连结

如果一个孩子头脑中,已经形成这样的连结,比如孩子挨过打,被苛责,那么孩子需要疗伤,改变他的神经连结。让他明白,负责任并不一定等于痛苦,负责任也可以等于获得成就、赞许、获得父母的承认,获得快乐。

父母的这八个态度、行为都会导致孩子责任心降低,不像担当。如果家长存在这种情况,就是这改变自己吧。

点击显示
上一篇:家长要学会用话语激励孩子
下一篇:丢掉坏习惯慢慢帮孩子改变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