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奥数网小编在山师附小的网站上看到了一篇关于《表扬我们的孩子》的心理类文章,内容非常精彩。
我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学生们常说:吕老师,你是不知道。我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对我有一句表扬的话。在表扬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中国的家长内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误区,根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骄傲使人落后”。
孩子有了好的成绩、做了好事就应该表扬,那么一个完整的表扬,必须按程序做对每一步:
(1)陈述事实。即孩子做对了什么事情,家长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他什么地方做对了,什么行为被肯定和欣赏。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被表扬,他有了下次可以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2)确认事实的可贵性。即让孩子知道家长为什么要表扬他,让他知道被表扬的真实理由,知道自己行为的真实尺度,从而对自己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产生自豪感、成就感。
(3)表达感受。家长一定要表达为孩子高兴的事情而高兴。这种为孩子取得成绩而替孩子高兴的感受,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使孩子会继续把事情做下去。这里的关键是家长为孩子高兴(即家长说 “我真为你高兴!”),而不是家长自己高兴(即家长说“我真高兴!”)。家长为孩子高兴,表明良好的行为和成绩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只是替孩子高兴,家长是旁观者。而家长自己高兴,传达了一个信息:孩子取得好成绩,家长就高兴,那么如果孩子不能取得好成绩,家长就不高兴。家长无形中把自己牵扯进去了,家长成了孩子学习的当事人,孩子的学习是为了家长,这就给孩子造成了巨大压力。
(4)表达愿望。家长表达完为孩子取得好成绩而高兴的感受之后,还要表达新的期望。实质是暗含着告诉孩子,学习无止境,他还得继续努力,同时也表达了家长对孩子学习潜力的信任。这里的关键是家长要表达宏观的期望,“我相信你以后会做得更好!”
(5)身体接触。孩子取得好的成绩,如果是 12 岁以下的孩子家长用拥抱的方式,12 岁以上的孩子拍打肩膀或抚摸孩子的头发,会让孩子直接感受到家长所传达的力量,效果会倍增。
事实上,只有不正确的表扬才可能导致孩子的骄傲自满。应该讲,绝大多数家长都不会表扬,而是无原则的夸大其词地乱说一顿。正确的表扬根本就不会使孩子骄傲自满。只有学会了正确的表扬,我们才能既鼓舞起孩子的动力又不至于使孩子骄傲自满。表扬是对结果的认同,人们都渴望被他人的赞美、表扬,何况一个孩子,他们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更需要家长的表扬。我们绝大多数家长在该表扬孩子的时候,三缄其口,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失去了把对的事情继续做下去的热情,也失去了把已取得的成绩发扬光大的动力。
心理学认为:骄傲自满的心理状态,是源于无知,而不是表扬,骄傲也要有资本。表扬就是把孩子的动力给激发出来。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教育者把目光盯在被教育者的“缺点”上,“棍棒下出孝子”把力气使在改掉孩子的缺点上。这种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只要改掉了缺点,就只剩下优点了。这种教育思想是极端错误的,它没有看到孩子处在生理、心理发育、生成阶段。如果我们家长把目光盯在孩子的所谓“缺点”上,就让孩子意识到他是那么的差,因为此时他的优点还没有产生,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让孩子感觉他是劣等的,他的自我价值会降到最低点,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人在强烈的自卑感的控制下,他的表现会极端畏缩,他的潜能处于被埋没的状态。在心理学上,有所谓的“确认放大原理”,在我们人身上,当我们把目光盯在哪点上,被盯的那点就会放大。
家长的目光就像阳光一样,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就像埋在土里的种子一样。当我们家长的目光盯在孩子的优点上,就像阳光照在优点的种子上,使优点的种子发芽成长;孩子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当孩子有了自我价值,他成长的生命火焰被点燃了,他会产生出自我完善的欲望,会让自己表现得更好。
尊敬家长们,当我们的孩子有了成绩,就应该勇敢的、及时的、毫不吝啬地进行表扬。
此文作者是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吕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