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山东大学附属中学赵勇校长在某学校的一场报告,题目叫《对教育的几点思考》。赵校长以自己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结合山大附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极有见地地谈出了自己对教育的一些思考。
回顾自己从教以来的经历,赵校长提出,尽管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除了革命以外,也没有任何一种职业敢于说能够"改造社会",但是"只有一种职业能够影响未来,那种是教育"。并且旗帜鲜明地提出"教师的幸福感和价值来自于专业化",专业化程度越高,教师的幸福指数也就越高。
当然,教育工作者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要摒弃过去那种一味强调奉献,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的老传统,因为"只有方向对了,努力才有价值"。
赵校长认为,在学校教育中,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学生不是老师赖以谋生的工具,要把学生的发展当作最重要的事,不能妄图通过学生获取什么利益。要贯彻"德育为先",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社会人:遵守法制,懂得伦理,讲求道德,有崇高的信仰。另外,要坚持"育人为本",因为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要有对生命及其思想和发展的最起码的尊重。
赵校长曾经到缅甸的一个镇级村落进行采访,那里的人文化程度较低,初中毕业已经是最高学历了。可是,那里的人对如何搞好与中国的关系,如何维护自己地区的生存和发展却有着极为成熟和独到的理解,让人惊叹。于是,他得出的结论是"智慧第一,学问第二",而智慧来自于经历,经历的事情越多,思维也就越有深度,而有些东西,是学问带不来的。
在关于教育的"秘诀"上,赵校长信奉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真正地喜欢上了学习,才是最高明的教学,否则,学生累,老师也累。而现实情况是,我们的教育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学段越高,学生越厌学。这显然是极不正常的一种现象。
赵校长说,学校各种形式的家长会很多,但他亲自到场讲话的时候却仅有一次,而且往往要强调这样的一点,"如果哪位家长将孩子送到这里的目的是让孩子考上省实验中学,那请立即在会后到财务科去退费",他提出这样的办学目标:
让家长满意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
给孩子一条愿意上学的理由;
给老师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平台;
让孩子升入他应该升入的学校。
也就是说,孩子是小草,就让他装点春天,孩子是乔木,就让他长成参天大树,不能搞一刀切,搞拔苗助长,实际教育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人格品质教育"和"学习品质培养"同样重要。要积极贯彻"新三好",让孩子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演讲的第二部分,赵校长亮出了自己关于人生的一些"信条":
一个人生信条:相信自己;
两条做人原则:坦诚待人,用心做事;
三句人生格言:用心且尽力做好你的事情,并享受这一过程--你就是成功者;要让智慧驾驭能力;生命外的一切都应为生命服务;
四种能力:宽容他人的勇气和能力;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和能力;能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判断是非,并能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且为之不懈努力的勇气和能力;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和能力。
在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赵校长不讳言抓"升学率"的问题,因为现在教学质量还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没有升学率过不去今天,只有升学率过去明天",低年级可以淡化成绩,强化素质培养,到了毕业班,就要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成绩,这二者并不矛盾。
在报告的最后部分,赵校长重点介绍了山大附中在学校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概括为"搞好校本研究",推出德育和教学系列课题和课程,以此来带动整个学校教育的发展,并最终形成特色。
他号召要形成研究型的工作方式,要不断学习和思考,要坚持"以为为本"--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要让员工多琢磨事,少算计人,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每个人的长处,充分发挥团体优势。
"对教育多一份热情,对他人多一份宽容,对学生多一份关爱,多未来多一份责任",这是赵校长最后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