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是越过越好,压力却也与日俱增,成人有,孩子同样也逃不开。
作为70年代生人,记忆中并没有太多学业的紧迫感,那时候的功课大都是自顾自完成,父母基本上不插手。就这样也按部就班的渡过了学生生涯,成了上班族大军中的一员。
有感于是过来人,觉得作为孩子最渴望的便是无忧无虑的童年。“开明”的父母便下定决心让孩子的童年没有补习、兴趣班的烦恼,让他尽情玩耍、嬉戏。这番决定下的是惊天动地,大有众人皆醉我们独醒之势。
于是,当别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数学、英语等等补的是昏天黑地的时候,我们的儿子便在和伙伴们的游戏、动画片、电脑中荒废着光阴。一直到了小学三年级,学校的老师开始建议家长有针对性地参加一些语数英的补习班,并说参加补习的和不参加的成绩明显有区别。
儿子也给我列数某某人在外面参加诸如奥数、朗文英语等补习班,所以成绩怎样怎样好,我和老公面面相觑,开始怀疑当初的决定是否做错了。原本是从爱护孩子的角度考虑,却忽视了整体的大环境,就算儿子是个聪明绝顶的孩子,也禁不住别人很早就从起跑线上跑过的一大圈啊。我和老公如大梦初醒一般,悉数把各类补习班一一报过,并关照儿子,以往那“浑浑噩噩”的日子彻底的一去不复返了。
就这样紧赶慢赶,儿子的成绩比以往是有了不少起色,但很快的决定小升初关键性的五年级也随之到来。我只有报怨时光的脚步太匆匆,离众多好中学要求的学生手册全优,奥数、春蕾杯、星级口语、笔试证书……还有着距离,还需努力。而要达到这些要求的过程里,孩子疲惫、大人辛苦。
有时候想想,何必这样呢?不是有就近分配吗?况且学业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未来并不完全是由成绩决定的,北大才子有当街卖肉的,公司老总中也有那些没什么学历的,未来的社会情商比智商重要。可是道理虽然懂,补习的脚步却不能停下。
还有半年左右,决定性的时刻就快到来了,除了烦恼还是烦恼,过程就是种煎熬,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这是为人父母必须的代价。我们苦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