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北京奥数网讯 小升初的政策年年变,我们家长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有点人心惶惶的,万万爸发表了这篇文章,关于小升初的政策及对策,您都了解哪些呢?
政策年年出新的,不是一个很稳定的事情,这主要是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社会的缘故。对此,我们不必期待,也不必害怕,因为我们都会有对策的。我这么说是有历史佐证的,君不见多少激烈的东西,都被我们默默的承受下来了。我们这一代人,甚至每一代人,经历过的政策变迁还少吗?比较那些曾经有过的政策,今天或者未来的政策,真的如想象里的那么重要吗?对策这个事情,还是更为具体影响生活的时候,关注后者,可能也是同等重要的。不是一定要先知道政策,才去想对策,如果存在这样的期待,那么你铁定会被忽悠的。我的推荐思路是研究逻辑,思索手段。如果我熟知你的手段,你出什么政策我并不在乎。具体到帝都小升初这个事情,也是如此。你能有的手段和控制范围,就可以决定你的政策可以起到多大的作用。一旦与地气接轨,无论什么抽象的理念,其中有多少符合实际的东西,才可能留下多少痕迹。
说具体的,目前为止没有看到轰轰烈烈的迹象,尽管3中全会的决议文基本涵盖了目前对教育的共识,但本身也是充满矛盾解读,精华应该是执行中的分寸感。而这个事情,可以两说着。比如禁奥,多么严厉的措辞,多么雷令风行的举动,但落地后不到一周就基本灰飞烟灭了,对策相当简易,就是奥数改名科学思维了,一切照旧。比如减负,我不知道是哪些人发发牢骚就算形成了“社会共识”,结果学校的正常功课被减掉了,乐坏了培训机构。想要学习的孩子和家长负担更重了,而本来有偷懒想法发牢骚的人,看人家学习自己也坐不住了,一边儿羡慕嫉妒恨一边儿花大价钱和精力拼命追赶。而这个问题,稍微冷静一点就知道问题在于方法,不在于口号,关键点在如何学,学什么,而不是不许学,不能学。
风传的政策也是如此。比如昨天落实的海淀区取消统测,没落实的东城区取消推优。有ID给我留言说东城区和海淀区是试点区,这意味着这2个政策为真。而对策呢?其实还没轮上家长操心呢,学校老师就孩子们了明确的说法,所有的篇子照做,谁判卷子也是那套题。统测本来就不是考核学校和老师的,谁见过某校某老师因为统测成绩不好被降过工资?某校长被问责处分过?总有人信誓旦旦说统测与小升初无关,真的太不接地气了,不了解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对考试的渴望。另外一个区的说法更是有趣,义务教育法规定不许考试,教委内部文件规定不许统测,但学区说我们可以抽测,全样本抽测,懂不懂?我想你看到这个词就懂了,反正我懂了。卷子还是那套卷子,统测改叫全样本抽测了,这就是对策。东城区取消推优又是怎么回事呢?昨夜另外一个观察家说了,这不是那么激烈的改革,而是一种温和的调节。因为虽然不再有推优这个说法了,但取代的措施是以原崇文区的方法为蓝本,叫“文体艺综合评分表”,对口按成绩直升不同中学。看仔细点,这不就是变形推优么?这就叫对策。是不是够拍案惊奇呢?
我不觉得这是笑话,把政策搞成对策,是一个很中国特色的东西。原因在于政策不是从实际出发的,把自己搞成了和基层的实际情况唱对台戏的角色,不接地气导致政令不出办公室。发公函到学校实名调查表了解到的所谓民意已经不再具备真实性,对上负责出台的政策却被下面当做是折腾而不得不出台对策。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规则运作方式。台面上取消的东西被台下变本加厉的还原,导致了政府威信不断下降,社会戾气越来越积聚,免不了有识之士为此忧心忡忡,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