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始终没有得到最合理和公平的配置,包括在一个城市的不同地区,学校的质量仍存在明显的高下之分,家长为使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自然会寻找求学的途径,这就很容易将义务教育的性质带上商业的意味。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相关专家日前表示,国家层面的中长期改革指导意见,将对下一步中国事业单位改革起到重要的宏观性、纲领性、指导性作用,其中就包括要求义务教育不可以产业化,“长期不治的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费’因此应该被叫停”。
名为“义务教育”,就意味着这一阶段的教育是免费的。但这一“义务”,长期未让想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学生和家长有所体会,为了上好学校,各种名目的花费投资不胜枚举,甚至在越来越多的“教育腐败”中,学校领导或者有关人员因为收取“择校费”而暴富,乃至违法犯纪的事件屡被曝光,无非是他们占据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靠山吃山了,归根结底还是教育资源始终没有得到最合理和公平的配置,包括在一个城市的不同地区,学校的质量仍存在明显的高下之分,家长为使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自然会寻找求学的途径,这就很容易将义务教育的性质带上商业的意味。
像“叫停择校费”之类的规则出台,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即便发文的机构更高层,纪律更严明,但总能产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结果,将国家不允许的“明码标价”的“择校费”,转为“暗箱操作”,变成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的私人交易之后,择校会继续进行。因此,单靠一纸规定要求叫停“择校费”往往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果,而且很有可能是将过去的合理收费换个名头,由过去的学校收钱,变成学校领导或老师自己收钱。
想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减少好学校和差学校间的差距,这就和看病就医一样,即便有了医保政策的倾斜,比如在社区医院就医的报销比例比在三甲医院高,病人仍旧多花钱,多花时间,还是要集中在大医院,就是因为医院间的质量差距,这个问题不解决,从“号贩子”到“择校费”都只是“白箱”变“黑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