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小升初语文写作指导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2008小升初语文写作指导

2008-01-28 10:46:53     标签:小升初资讯

写作指导: 学好开头与结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头是写好一篇文章的首要条件,现介绍最常见的四种方法:

1?开门见山式。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揭示写作用意。

2?引述式。“幸福的家庭都是想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十分欣赏的句话,因为我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学生习作《家》。开头所引的名言、歌曲等与文章的内容、主题或情节的展开有一定的联系,对揭示人物性格、深化主题起到重要作用。

3?描写式开头。“夜,恬静而深沉,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脸,像要睡了。一轮明月,撒下一片溶溶的光。天空,显得高远而深广。”―――学生习作《月夜情思》。通过景物、人物、环境、场面等描写作头,交代人物或事件必要的条件,达到烘托主题的艺术效果。

4?问句式。“朋友,你到过开山吗?开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碧野《天山景物记》。无论是采用设问、反问或一般疑问的开头,都起到设置悬念、欲擒故纵的目的,吸引读者。

结尾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结尾,主要有四种形式:

1?记叙式结尾。“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已》记叙式结尾用记叙性语言,把事情的结果作为结尾,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2?呼应式结尾。“在这线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宗璞《紫藤萝瀑布》附:文章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通过首尾的相互呼应,不仅使文章有一个完整严谨的结构,而且通过与开头呼应的结尾,从而使文章的主要更加鲜明、突出。

3?议论式结尾。“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多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中,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记叙文有时作者在记叙结束时,往往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结尾时表述出来,这叫“卒章言志”。采用议论式结尾,要以记叙为基础,要简明深刻,有哲理性。

4?抒情式结尾。“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鲁迅《一件小事》。在结尾集中抒发作者的感情,使感情表达得更强烈、更鲜明,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写作的“双翼”――想象和联想

想象和联想都是智力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写作的基础之一。没有想像和联想,也就没有作文,两者是写作的翅膀。

一、想像 这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古籍年获得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以生活为源泉,以意旨为轴心,使思想千载,视通万里,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也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因为写作的任何一个五一节都需要想像,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都离不开想象。所以,要激发自己的思维,发展自己的智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就离不开想像这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想象,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脑中形成客观上已存在的、但自己并未古籍过的事物的形象的过程。1991年高考语文试题第35题,要求“以一个圆的想象物作为描写的对象,外加陪衬物构成一个画面、一个镜头或一个场景,写一篇200字的想象作文”,这就是要求用再造想象作文。广西某考生以《红日》为题,写“北海日出”:“天际边太阳在白雾中害羞地露出了半边脸”→“大圆脸”→“升上了天空,光芒四射”。想象鸽是,描写的重点突出;再用“细雨”、“海浪”、“云彩”、“渔帆”、“海滩”作陪衬物,编织了一幅美丽的海上日出图,楚楚动人,得了满分。 创造想象,是一种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对记忆表象经过加工的基础上独立创造出来的新形象的过程。文学作品中创造的典型形象,科学的幻想以及学生对未来的理想等,都属于创造想象。它不同于再造想象。例如,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形象,是创造想象,而读者阅读了《阿Q正传》后,头脑中呈现出阿Q形象,则是再造想象了。1986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二000回母校》,就要求对十四年后的母校变化展开合理的想象,反映出对时间跨度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正确理解,科学的远见和辩证观点的确立,这就是创造性的想象作文。 高考设计再造性的或创造性的想象作文的命题,目的是测试两方面的能力――想象能力和描述画面(或情景)的能力。测试想象力的有无或强弱,先看合理性,再看独创性。评估合理性又着重在老先生所写的是否符合所规定的条件,有无悖反常理的地方;其次是对内容的评价,如是否有某种情调,含有某种理性的思考。以1991年高考试题来说,“主体‘圆’和”和“陪衬物”等就是限制条件,两者是否能联系在一起,就得看是否符合客观条件,有无违背常理了。情调如何,有无带给读者什么理性的思考是更高层次的要求了。上述广西某考生的《红日》,其中写到“海面上粼粼的微波像一幅会飘动的红缎面,使人感到红日无穷的魅力”,这也算有了高昂的情调和给人以理性的启迪。独创性又称新颖性,这就是常说的构思的”别出心裁“。独创性要与合理性放在一起来考虑,一种极其荒诞的或有悖规定的构思,即使是首次面世,也不能称之为独创性。 培养想象力的方法很多,如续写未完成的故事情凶,改变作品的主人公而重编故事(如1979年高考文题)的改写、扩写,提供一个抽象图形而加以某种情境这中将怎样怎样(如《<借书规则>实施以后》、《假如我是……》),或植根于现实,展示生活的愿望,指向未来的创造想像(如联合国曾举办的“外空探索”“空间活动将如何改变我国和世界”的征文)。其实平时注意抓住课本中能触发自己想象的诱导物,进行适当的点拨,使读与写紧密地结合起来,也是培养自己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

二、联想 这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想起乙观念的心理过程.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力是十分重要的.联想力首先有助于解决作文的材料问题,因为由此事联想到彼事,可以丰富材料;由进步的联想到落后的,可以加深思索;由表层的联想到内在本质的,可以深化理念;由可见的联想到不可见的,可以拓宽思路。学生作文最大的困惑就是无话可说,不知写什么。其实,他们只是不善于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积累。叶圣陶曾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运用学生积累,靠的就是联想。种种联想的迁发、扩散、引伸,常常还是避免选材枯燥和老化、开掘不深、立意不新的有效办法和主要途径。这就是说,联想还有助于学生提炼和深化主题,有助于运用托物言志、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借景抒情等构思和表达技巧。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联想能力的提高。 由于事物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联系,联想也有不同的方式和类型。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一)相类联想。指同类事物间的质同联想。如由青年工人韩志雄利用工余的“少睡一会儿,少玩一会儿,少聊一会和”的“三少”时间,钻研技术,终技术革新能手,联想到三国时期随兄经商的董遇,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这余,阴雨者时之余”的“三余”时间读书终成学问家;想到欧阳修利用“马上”、“忱上”、“厕上”的“三上”时间进行艺术构思,终成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这都是惜时如金黄色的同类同质的联想。这种联想一般思维方式是由此及彼、由远及近、由古到今或由今到古以及具体与抽象互换等。 (二)相似联想。指两种不同的事物,因在某一点上有所相似而展开的联想。相似而不同质是其特点。《庖丁解牛》中梁惠王听了庖丁一席谈,悟出了养生之道。这“养生”与“解牛”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梁惠王却明白了,这就是相似联想。高考作文考题,不少年的都用得上这种联想去构思立章。如《毁相通容易种树难》要联想类比到“毁掉人才容易创业难”。《树木.森林.气候》要联想类比到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是量变的过程;而大片森林又导致气候的改变,这条件与结果的关系,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对待这样的考题,没有由表及里的、上此及彼的联想类比,全面而又细致地进行哲学的思考,就不容易使议论深化,而且把比较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说的浅显明晰,具体生动,使文章富有趣味性和说服力的。有时从一个信息源出发,我角度、多渠道、多层次地一一展开联想,从而获得众多的信息,各多条思维路线,这就拓展了发散思维,使思路呈辐射状而伸向四面八方。如1990年全国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这里不是好地方”展开议论。由“花”与“刺”关系的比喻义、引申义和象征义,可以也应该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光明与黑暗、主流与支流、成功与困难、乐与苦等方面,这就是选取最佳角度提供了条件。(三)反向联想。由事物间具须的相反的特点而引起的联想,也叫对比联想。这种相关的两性事之间的逆向联想,可以是一正一反,鲜明对比,从去分明;也可以此一彼一,方向相反,是非清醒。如1987年广东高考作文《(借书规则)实施以后》,在构思时一定会从“实施后”的新气象联想到未制订借书规则前的混乱;或从眼前的混乱,想象到借书规则实施后出现的前景象。同样,论证“安定团结乃强国之本”这个论题时,若反思了中国近百年来一直处于内乱外患的动荡之中,1958年的大跃进失误、十年浩劫的折腾,共造成损失6200亿元,几乎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后30年全部基建的总投资,这又造成新中国现代化步履艰难。如能反向联想到瑞典170年的安定,有了今天的富足;美国避开了两次大战的战火,有了今天的强盛;当今日本跃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西德也强盛起来,统一了全德,都是因为它们战后40年一直致力于经济建设。这一正一反的中外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使论点阐明得更为透彻。 (四)连锁联想。从已知的信息,联想到某一观点,然后由此及彼地联想下去,思维流向随之一层一层向纵深发展下去,就是连锁联想。再如1900年高考作文,从“玫瑰园”、“刺手”、“坏地方”这些语言因素联系起来分析,我们不会发现小姑娘因刺痛了手,而片面地认为“玫瑰园是个坏地方”; 从小姑娘对事物的认识的片面性联想 到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从而使题旨升华到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认识论的高度; 由此我们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玫瑰园),成就(花)是主导方面,失误(刺)是次要方面,从第一个小姑娘的看法联想到某些人对改革的片面看法,从而肯定成绩,肯定主流,批判片面思想;如果再联想到当今风云变化的国际形势,提出要发展地、一分为二的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客观地、善意地看待我国国情和改革政策,进而充分肯定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就连锁联想,形成了一条由“寻找要素”,揣摩题意→挖掘含义,提炼论点→联系现实,选定角度“的思维路线,使文章”合为时而著“,具有浓烈的时代感。 (五)变形联想。从原信息点出发,合想地增加一些与它有关的信息材料,来诱发思维、拓展思维的又一种心理过程。如1988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习惯》,乍看起来很泛,但是如果运用变形联想思维法,将题目变形为《关于习惯的形成》,可写说明文;“一个新习惯与旧习惯斗争的故事”,可写记叙文;《培养良好的习惯,造就坚强的性格》,可以写议论文。如引这般的变形,信息材料加多了,题目的内涵狭小了、集中了、明确了,审题构意也就容易吃准了。这有如几何学的证题,在适当的位置上添画一定的辅助线,里面图形间的关系就明确起来一样,目的是启发思维,拓展思维,吃准题旨。但要注意,思维中的变形,不能认为是“换题”。以上是常见的五种联想,而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相似联想。相似联想的思维过程,可分三步: 确定抓具体事物的啊些方面的特征→将这些方面的特征加以抽象的概括→提炼观点 培养训练自己在写作中的联想力,一要注意扩大自己的表象积累,使联想具有大量的素材;二要学习联想的知识,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联想因素,让自己懂得联想的本质、种类和特性,提高自己展开联想的自觉性;三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咏物抒情、托物言志、寓理于事的限定运用某各联想的定向训练,以期熟能生巧;四要及时点评,优化联想在写作训练中的地位。 如果在整个写作训练中,注意了想象与联想的有机训练,可望自己的作文有质的腾飞。[]

点击显示
上一篇:2008小升初密切相关的数奥赛事
下一篇:天津市教委:严禁提前招生等四种违规行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