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小升初的竞争日益渐长,“陪读”这一方式在家长中也越来越盛行。导致“学区房”资源紧缺,房租也疯长。究竟“陪读”对孩子好不好呢?
专家观点
陪读是把双刃剑
教育专家余虹认为,应该理性看待陪读的成因和得失。“陪读是双刃剑,必须引起家长的思考,不然就弊大于利了。”
家长不能过多期望望子成龙,否则易诱发输不起的心态,进而影响今后的教育。陪读家庭,往往是一名家长在孩子的身边陪护,容易让孩子长时间失去另一亲人的照顾和感情联络,可能对孩子的情感培养不利,得不偿失。
最后,余虹提醒陪读家长:三思并量力而行。
“圈养”不如“解放”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慈母陪读。每年开学之际,不少现代“孟母”也忙着搬家。
陪读低龄化,与家长们的攀比和从众心理,“独二代”的娇生惯养等密切相关。按理说,家长为孩子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本无可厚非。但不惜以夫妻分居、放弃工作、丢下生意等为代价,到学校附近租房陪读,这种做法就显得过犹不及了,更与“孟母三迁”的本意相悖。
鲁迅先生曾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讲到,“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表面看,现代“孟母”是对孩子“尽力的教 育”,但是过度的关注反而束缚了孩子,“圈养”的孩子心理长不大更难成才。从这个意义上讲,让孩子早些心理“断奶”,早些自立自强,不仅是长远之策,更是 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