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杭州小升初指南大全(2011小升初汇总)
2011杭州小升初招生简章 | 杭州小升初考试时间 | 杭州小升初择校七问 | 九年制学校择校 |
2011杭州小升初政策专题 | 小升初衔接专题 | С升初择校:7成家长选择民办 | 杭州重点初中升学率汇总 |
民办招生计划一览标表 | 民办小升初资讯汇总 | 奥数奖牌不再是敲门砖 | 自主招生三大特点 |
2011小学毕业生分配意见 | 5月7、8号民办初中摇号 | 公办校先看小学再看户口 | 小升初招生流程 |
先来看看这道题:1、3、5、7、9;2、4、6、8是按照奇数、偶数来分,那1378、59、246是按什么分类的?笔者不才,同广大教授委 员一样,思索良久尚找不到突破口,不过看罢答案后,颇有“醍醐灌顶”之意,答案乃按声调划分,1378都是一声,59都是三声,246都是四声。
应该说,在死板的教科书教学模式上,这类题型却有推陈出新之意。如果老让孩子摆弄“多少乘以多少”、“多少除以多少”的把戏,自然是墨守成规,也激发不出啥活力和思考力,因而,在形式上,这类新题型放在升学考试上却有打破常规,摆脱应试教育死板教条之意。
不过,这种“革故鼎新”却只是停留在形式表层。原因很简单,这顶多能算做一道脑筋急转弯。说它是脑筋急转弯,并非只是它在思维上同脑筋急转弯异 曲同工,需要独特思考方式来破解,更在于它的答案是唯一的,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标准答案”,也就是说不管你多异想天开,你不能契合到“标准答案”这条思维 线索上,那很抱歉,你就只能是“异想天开”。如此一来,扛着创新求异,一洗应试教育尘垢大旗的升学考试最后又落入“答案唯一”的窠臼,创新模式只是在形式 上风光了一把,立即成为应试教育的一抹“炮灰”。
其实,这也反映了我们在教改模式上的一个误区,一方面盲目求新求异,出的题目让人摸不着头脑,两件事物看起来别说八竿子,八十竿子都打不着;另 一方面却无实质突破,把试题搞成脑筋急转弯,人为限定你的思考轨迹,不切中这条脉络,你还真着不了道。漏洞其实很明显,标准答案本就是出题者自己的思考方 式,将之界定为“标准答案”无异于将这套逻辑强加给孩子,至于其他再另类再别出心裁的思维发散,都要被打入死牢。
这也提出了教育的一个时代拷问——教改如何创新?循规守矩,却跳不出呆板的牢笼;吐故纳新,却又逃不出“考试为重”的背景,还是得主观给分。因而,上述试题只不过在教改上走了一小步而已,还是沦陷在应试教育的领地之中,创新徒有其表,新瓶装的还是旧酒。
创新之所以重要,并非在于另辟蹊径的逻辑习惯,而是能培养孩子独立的思维模式,不至于在一套“标准”下被牵着鼻子走。考题难不难得倒委员、教授倒是其次,关键在于这种试题不至于画地为牢,要能给孩子自由发挥的足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