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转折点,有的同学会出现严重的滑坡,进入了学习的“困难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有的突然变成“听话生”,失去了原有的活泼和个性。小升初衔接,一定要做好孩子心理、知识和方法的转变。
◆ 心理衔接 ◆
让高抬的心落回平地
青春期身体的发育,学习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让从小升初刚刚升上初中的同学身心发生剧烈变化。跨入中学大门,本来带着希望和好奇的新生们会发现初中的老师威严有余,活泼不足,似乎很难琢磨,一点都不像小升初的老师那样和蔼可亲;上课的内容也很枯燥,甚至出现“冷场”现象……
小升初的第一关,是要帮助学生摆正心态。小升初的衔接首先是适时做好心态调整。这期间老师可能给学生一些适度的挫折教育,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肯定会遇到一些挑战,目的是让他们过分抬高的自我落回平地,再扎扎实实重新打基础,以应对以后的学习。
◆ 知识衔接 ◆
温故知新、归纳总结
学生由小升初到初中只升了一个级,但在大纲要求、教材内容,知识难度,学习要求、能力要求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
如从小升初的形象思维到中学的抽象思维,学生由于龄关系及生理心理上的特点,他们更习惯于形象思维,需要重新学习归纳总结的方法,把知识的特殊性过渡到一般性。
再如从模仿性到创造性的转变,学生在小升初里习惯于做题之前老师给一个样式或以书上的例题为标准,模仿成了习惯,而初中需要学习寻找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知识点间相互灵活运用,需要学生学会温故知新。
◆ 方法衔接 ◆
从“捧着学”到“自主学”转变
在小升初,一般以被动学习为主,而中学的学生必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而良好的学习方法孕育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因此进入初中的新生,首先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
小升初里,教师教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习惯由教师安排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以简单识记、机械操作等为主要目标,难以适应初中阶段学习的要求。学习方法的转化,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会学”更难以掌握。
初一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一,如何听课、如何记课堂笔记都要重新规划,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促使他们从“捧着学”向“自主学”转化。
首先,在老师上新课前,要做一下简单的预习。预习并不是说把下一节课的内容自学一遍,而是你大约利用五分钟的时间,把第二天老师要讲的课程快速地看一遍。你这五分钟的付出能产生三个效果:
第一个效果,你知道老师明天讲的内容是哪些内容,哪些是你熟悉的,哪些是你比较陌生的。那么上课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很陌生,一头雾水的感觉。
一个学生很难保证一堂课精力始终高度集中,你通过这五分钟看一看,明天老师要讲的内容中,你对哪些内容确实感觉比较陌生,第二天老师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你就自然地集中精力了,这样听课时就有非常好的针对性。
第二个效果,因为第二天老师要讲的课对你来说是陌生的,其实一个人的探寻精神往往体现在对陌生事物产生兴趣,如果一看老师明天要讲的内容挺刺激,学习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你往往就愿意主动地去学习。
第三个效果,通过提前预习,可以对未知的领域做一番思考,这样就慢慢地使你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记一些老师补充的例题还是蛮有必要的,那些题目都是比较精华的东西,都是历久弥新的,把题目抄下来,然后记一个解体思路,这个比较重要,有些思路揣摸一下,就可以解很多同一类型的其他题,方便你举一反三,以后碰到这样的题就会有点思路。
具体的解法没必要记,记个答案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节省很多宝贵的课堂时间。有时候老师在介绍一种解题方法的时候会很形象地取上一些有趣的名字,比如穿针引线法啦。
可以把这些可爱的名字记在题目的边上,记起来特别快。下次一看到这个名字,解题方法就在你的脑海中闪现,想忘记都难,这样子学习也不会觉得很枯燥。
在记到老师讲的一些重点的时候,可以在一旁用重点号标一下,这样看起来也会比较清楚、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