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工作定下的总基调。两个更字背后,彰显着党中央、国务院把教育现代化事业推向新高度的信心和决心。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第一年,这一目标的提出,是步入新时代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当前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为新一年教育工作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提出,是对人民群众教育关切的正面回应。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在去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强调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期待越发强烈,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正是对这种期待积极而有力的正面回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坚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这一主题,并作出具体部署,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狠抓教育这一重大民生关切的战略定力和政治魄力。
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提出,体现出对教育规律的充分尊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普及化程度大为提高。随着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矛盾的不断凸显,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有助于保持教育改革政策的连续性。政府工作报告所进行的战略部署,指向明确,路线清晰。例如,在更加公平方面,提出加强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开展贫困地区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明显降低辍学率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在更有质量方面,要求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提出,让社会各界吃了一颗定心丸。在保障和落实层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重中之重是保障经费投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定位不动摇。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一万亿元,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不言而喻。这让全体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明天有了更大信心、更多期待。
必须指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离不开对现实的清醒认识,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全体教育工作者拿出更强大的攻坚克难精神。我们要直面当前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寻找到突破点,更要在落实上狠下功夫。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需要推动更加深入的教育改革,加大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升农村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鼓励普通高中走向多样化发展和有特色发展;需要高等教育从以学术指标为本转向以学生和学者为本,更加关注学生和学者的学术体验,注重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要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国家发展服务,通过发展高质量的教育事业奠基中国的发展。这不仅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