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首届青奥会开幕之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就对本报记者表示,在申办2014青奥会时,世界选择了南京,南京赢得了青奥,这次“他是带着问号来看青奥会”,以便给4年后南京举办青奥会提供建议。截至22日,本届青奥会赛程已进行大半,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京可以从新加坡学习借鉴很多,也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最让蔡振华感慨的是本届青奥会各项文化教育活动的组织,他说:“首届青奥会文化教育活动举办得极为成功,新加坡将青奥会的主题和本土资源优势紧紧联系在一起。比如,他们将自己在环保方面的成功经验注入到青奥会的文化教育项目中。”蔡振华认为,南京同样可以紧扣青奥会主题,在设计文化教育活动时注入南京本土的文化元素,让各国运动员在了解奥林匹克价值、学习技能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南京的文化,“在这方面,新加坡青奥会已经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青奥会参赛队员在14岁至18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是运动员成长的关键阶段,而且由于参赛经验不足,很多工作需要教练员和工作人员的帮助。”蔡振华说,“4年后青奥会的文化教育活动,可以考虑让教练员和运动员共同参加,这样也有助于他们之间更好的沟通。”采访最后,蔡振华表示:“从办赛等角度来讲,我们一定能做到更好,我对4年后的南京青奥会充满期待。”
据了解,新加坡在举办青奥会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年轻人的参与,很多创意都直接来自青少年。青奥会开幕式中大量运用电子游戏、动漫等青少年喜欢的元素,不为人知的是,开幕式动画制作团队平均年龄只有19岁,制作团队总监何书毅也不过20出头,“青年奥运会要有青年人的东西,我们就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找灵感。”他说。
本届青奥会还有很多重大活动都来自年轻人的创意和参与,新加坡青奥组委文化教育项目负责人李柏胜介绍,青奥村里“世界文化村”这一文化教育项目完全由新加坡的青少年主导,2800名中学生自己动手搭建了205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小屋”,“他们的年龄和青奥会参赛运动员吻合,思维上也比较接近,这种契合让‘世界文化村’深受世界各地运动员喜爱。”李柏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