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也可以从中看出学校想培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1、重庆一中
【校训】
明礼崇德、求知求真
【校训解读】
明礼,就是知礼、守礼。礼出自[春秋]居礼而行简。礼之用,和为贵。亦指讲文明,懂礼仪。懂礼貌、知礼节,知书然后达礼,是对师生行为规范的最基本要求。礼也是立身之本。
崇德,出自《论语颜渊》: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荀子》: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善,非馅谈也。校训意在告诫师生彰明伦理,完善品德修养,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指导思想。
校训从为人的角度倡导明礼崇德,就是要让师生首先做一个有礼貌、有道德的人,不断修身律己。而知和真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
2、重庆八中
【校训】
诚、勤、立、达
【校训解读】
诚即真实无妄,指校长、教师、学生相互之间真诚相待、真心交流;校长与教师同呼吸、共荣辱;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培养出的学生诚实守信,取信于整个社会。
勤即辛苦而不怠慢,指校长、老师、学生都有强烈的终身学习观念,辛勤耕耘、自强不息。
立即立人、立德,指学校倡立教师对教育事业高度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学生惟有对知识技能的追求和对事业的献身,才能立人立德于社会。
达即一种宽阔的心境,指老师间讲究豁达大度,群策群力办好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才能贤达于社会,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3、南开中学
【校训】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校训解读】
允字是承诺的意思,对受教育者来说也可理解为要求。这里的公,从严张的教育思想出发,与之相对应的集体当然是国家、人民大众和与之相联系的事业。另外公又是对矫正五病中的私而言的。所以允公应解释为要求受教育者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具体到教育事业,即要求南开学子热爱母校,维护校风校誉,作者注)、大公无私、心为公,在学习和工作中强调无私奉献精神。
日新月异的意义就极明显清楚了,即要求受教育者有强烈之进取精神。张伯苓在1916年9月在给学生所作的题为打破保守,努力进取,建设新中国演讲中说到:吾校与他校较,各校中有进取者焉,有保守者焉。吾校进取者也。即以各校各项竞争而论:吾校所得结果如何,汝等之所共知也。此即进取之效力也。推而至于国家亦何不莫然,故欲强中国,非打破保守、改持进取不可也。他在演讲中又指出:进取之说自古有之,《易经》曰: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彼之所谓天行建者,乃指昼夜相承,春秋代继,无时或已,长此不怠而言也。很显然这就是日新月异的原始出处。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受教育者的时代使命,是不断改革、不断前进、自强不息、永攀高峰,面向祖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奋勇走在世界发展大潮的前沿,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伟大祖国而奋进。
4、巴蜀中学
【校训】
公正诚朴
【校训解读】
公而忘私,正大光明,诚实无欺,朴实无华。
公:公正、公平、公开,体现在品质和胸襟上的公而忘私;
正:正直、正气、正义,体现在言行和作风上的正大光明;
诚:真诚、诚信、忠诚,体现在思想和行为上的诚实做人;
朴:质朴、淳朴、朴素,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上的朴实无华。
5、西大附中
【校训】
行已有耻,君子不器。
【校训解读】
行已有耻:语出《论语》,指教人做事为人要有有人性、有良知、有廉耻之心。
君子不器:语出《论语》,含义有四:
(1)器冰冷,人有情。君子不器教人要秉持温润之心,有对人对事对宇宙万物的关切;
(2)器有固定的容积。君子不器教人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3)每一样器物的用途都很单一,君子不器教人不应像器物一样专限于一才一艺之长,应全面发展。
(4)形而下者谓之器。君子不器教人要心系天下,关怀苍生,积极主动地追问形而上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