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聚居区均规划布局一定规模的公租房,这是重庆市规划局6月公布的公租房选址七原则之一。还包括公租房区域有高密度普通公交线路支撑;公租房职住平衡,结合周边产业布局,且产业发展要相对成熟;区域内住房出租需求较大等。 (CFP/图)
仅凭“大规模开工”的行动力这一点,重庆公租房已站到了舆论聚光灯下。
主城区建设2000万平方米公租房,约需3万亩地,这一部分土地出让金等,就令政府减收500亿元,而公租房土建需投入成本500亿元。这一减一投,已与2009年重庆地方财政收入1165.7亿元基本相当。
8月17日,在重庆市第一个公租房项目——渝北区“民心佳园”的建设工地,市长黄奇帆陪同天津市政府领导,正被项目甲方重庆地产集团、建设方重庆建工集团等一群人簇拥着,四处参观。
烈日之下,彩带标语翻飞,几幢高楼已经封顶。马路对面,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正在建设。2011年,这条轨道交通就将开通,直接服务于“民心佳园”这个公租房区域。
据重庆官方不完全统计,来参观公租房而取经的各路代表,已超过100批次。全国各大主要媒体,已悉数到场,要深度解读这个庞大的公租房项目。仅凭“大规模开工”的行动力这一点,重庆公租房已站到了舆论聚光灯下。
1000万人,2000万平方米
今年2月,重庆公布说未来十年要建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4个月后,这一目标调整为前三年建成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
2009年12月,市委书记薄熙来在重庆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公开提出公租房建设计划。虎年元宵节,“民心佳园”即动工。
“民心佳园”总建筑面积超100万平方米,拟吸纳1.89万户入住。重庆地产集团董事长周天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到2011年春节前后,该集团可建成40万平方米公租房。
而在承担首批公租房建设任务的重庆地产集团和重庆城投公司的“军令状”上,则是重庆主城区六大片区、75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建设计划,时限承诺是,“使35万低收入群体2011年上半年入住公租房”。
重庆公租房的建设总规模,则在讨论和实施的过程中,经历了千万平方米量级的变化。“一开始,重庆公租房在主城区只规划了四个点,后来扩展到九个点,最后定下来是21个点。”几乎全程参与了重庆公租房方案论证的西南大学教授、原重庆国土房管局副局长邱道持说。
2010年2月,重庆正式公布的公租房建设方案是:未来10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前三年,主城区和郊县各建成1000万平方米,其余2000万平方米再择机建成。
但6月底闭幕的重庆市委三届七中全会,将这个目标调整为,前三年在主城区建成2000万平方米,全市建成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让重庆老百姓能够在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的时候,比全国其他地方更多更快地实际享受到公租房的实惠。“这个目标不是凭空而来的。”在今年7月份刚成立的公租房管理局,副局长唐华丽和同事解释,重庆规划到2020年将主城区常住人口增加到1000万,而目前约600万。
这600万人口中未解决住房的,与未来10年400万新增人口中需要政府解决住房的中低收入人口,到时将占比三分之一。而重庆市政府能为之提供公租房的约33.5万户。按户均60平方米计算得出了主城区20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建设规模。
公租房“姓公不姓私”
如由房产商提供公租房,如何供地等难题不少,还可能成为其捂盘惜售的变相隐蔽形式。
重庆公租房建设决策期间,负责具体筹划的市长黄奇帆,专门对新加坡和香港的公屋模式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最后直接取法香港。比如,重庆公租房保障覆盖范围,也同香港一样划定为占人口三分之一的中低收入群体。
“我们也吸取了香港模式的一点教训,就是在公租房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公租房房租要定期调整。”唐华丽介绍,香港政府苦于公众游行示威的政治压力,公屋平均月租长期维持在1320港元的低水平,难以随着房租市价动态调整。
根据重庆市政府的初步计划,“民心佳园”的租赁价格,控制在市场租金的60%以内。
而庞大的建设规模,使重庆公租房最宽松的准入条件成为可能:不论是否重庆人,是否城镇户口,只要年满18岁、在重庆有稳定工作的无房者,都可以申请政府公租房。
“重庆公租房‘姓公不姓私’。”这是市长黄奇帆的定调之论。
公租房建设计划公布前后,重庆当地的房地产龙头——龙湖地产,曾主动接触市政府,表示有意参与其中。但重庆市政府在决策中明确拒绝了房地产商的介入。
“我们主要考虑房地产商是要赚钱的,而公租房是政府公益项目,商业机构参与进来后如何供地等问题就很难处理。”公租房管理局的一位官员说,房产商提供公租房,还可能成为其捂盘惜售的变相隐蔽形式。担任建设主力的是政府全资持有的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重庆地产集团和重庆城投公司。
“以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健全,是瘸腿的,缺少政府这条腿,只有房地产开发商。现在搞公租房实际是对市场的完善,长远来说是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的。”重庆最大房地产商之一金科集团副总李战洪评述道。
由政府向占比三分之一的中低收入人口提供公共租赁房。这一目标如能全部实现,重庆房地产供需格局将根本改变。在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政”,楼市越调控越“高烧”,越来越多人无力买房的情况下,重庆或将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以至被房地产“绑架”的宏观政策向前推进,提供新“解药”。
或正因此,重庆公租房建设一开始就取得了国务院领导的支持,并在基本框架形成几个月后,即被国务院上升为国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