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料者:“跑校”比贩毒更赚钱
近日,海口市民张女士因小孩上学的事了解到了其中的奥秘之后,愤而向人民网海南视窗反映这一情况,希望通过媒体的曝光能让这些不良风气得到遏制。
据张女士介绍,这种情况已经存在多年了,自从有了“择校费”就开始有这些人的存在,“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据了解,这些人一般都和各个重点学校的高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到学校开学前期,他们就开始行动。“他们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搞到的指标,转手卖给学生家长就能变成钱,真是‘空手套白狼’啊。”张女士说,这些“跑学校的”从学生家长手中收取高达数万元的费用,再将其中的一部分交到学校,自己从中赚取高额的差价,“往往是家长交给中介人5-8万元,中介人仅交给学校或者学校领导2-3万元不等,这样的暴利简直比贩毒还赚钱。”
“甚至有不少职业‘跑校’中介,他们每年就只在开学前工作一两个月,而这段时间的收入就足够他全年使用了。”张女士用这样形容此中利润之巨大。
海南某重点中学一位骨干教师李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到开学之前,就会有不少“跑校”的中介来找他,希望能拿到一些招生名额,“今年有些学校的一个名额竟然被炒到10万,确实是有点夸张了。”
据李老师介绍,这些中介人的关系可以“通天”,不仅和学校主要领导的关系非常铁,就是和省市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也非常熟,往往一关不过,就马上找到上级领导,使出浑身解数,打通通往学校的脉络,一般这些中介人拿了家长的钱财,90%以上都会办成事儿。
对此,熟知内情的一位普通中学的校长向记者透露,重点学校的很大一部分经费是由这些“高价生”缴纳的,如果中介人在开学之际拿下2-3个名额,赚取5-10万元是常有的事儿,如果关系更硬的话,一年仅靠开学前的一个月,部分“跑校”中介人就能赚到20万元以上。
家长:在矛盾中选择
对于这些“跑校”中介,学生家长又是怎么看的呢?记者也采访了几位毕业班学生的家长。
马上就要到开学的日子了,但市民孙女士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到现在她小学毕业的孩子还不知道要去哪里上中学,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高额的“择校费”让她望而却步,她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她带着小学毕业的孩子连续参加了几所重点中学的考试,原本学习很好的孩子反映,这些学校自己出的题目,难度大大超出了普通小学生的知识范围,所考的东西都没有学过,根本无法考出好成绩。
“我也听说过有‘跑学校的’,这本来就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但现在我还真希望能找这种‘能人’,如果花点钱能让孩子上个好点的学校,也可以。”孙女士说,自己也是在矛盾中做出的选择。
市民袁先生的孩子今年小学毕业,虽然他们家距离海南某重点中学不太远,但仍不在该校划片招生的范围内,对于“跑学校”现象的存在,袁先生认为,这样的现象有它存在的必然性,但对于向他们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这样一笔钱确实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他现在仍在考虑是否要花这么大的代价让孩子上那样一个好学校。
专家:根源在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相关教育界专家在分析“跑学校”现象时,直指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专家指出,目前很多优质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的重点中学内,而从大的方面来说,更多的优秀教育资源则集中在城市内,这样的现状必然造就出“跑学校”现象的出现。
目前,海南省各个市县的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水平、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方面参差不齐,很多家长宁愿花钱也要让孩子上重点学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是根本原因。
他们认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对一些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较弱的学校,给予一定政策和物质上的扶持,“只有让教育资源分配的相对均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