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调查
1
小学优秀生,进了初中成绩一落千丈
即将上初二的王哲(化名)是一个快乐活泼的男孩,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领先。父母对他也挺安心,想想升入初中后应该继续一帆风顺。
然而,却出乎意料,王哲的初一生活过得并不“滋润”,刚入校军训的时候就挨过教官和班主任的骂。
“刚到班上,很多同学都是小学一个班的,而我谁也不认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过了一个星期,才慢慢熟悉同桌。”王哲说,到了第一次月考,小学数学每次都在90分以上的他,竟然只考了75分,虽然成绩已算中等偏上,但对他还是个不小的打击。
之后,地理,历史,生物接踵而至,搞得王哲焦头烂额。“还好到下学期就慢慢适应了,但还是很怀念小学生活。”王哲说。
2
“三多”让学生无法适应初中节奏
像王哲一样的学生不算少数,很多在小学里成绩不错,自信满满的孩子,到了初一就感觉到压力大,学习跟不上了。深究原因,初中学习突出呈现三多:课多、书多、老师多,加上心理无法转变,很多孩子感到极不习惯,对功课和作业也是应接不暇。
“就像弹钢琴,初学者能用单手流畅地弹奏音乐,但酿成双手后,情况可能就完全差别了。许多刚上初一的学生也因此无法适应初中的节奏。”郑州二中初二年级长黄进勇说,和小学比拟,初中的课程在各个方面都会有所提高,首先表现在量的方面,小学主要学科有3门,而初中则增加到了7门,致使学习负担也相应加重,很多学生一到初中就无暇顾及众多科目,导致学习下滑。
“其次,初中学科的抽象性也和小学课程有很大的差别。”黄进勇说,许多学生,尤其是女生刚入校时无法适应初中的数学,主要是因为初中的抽象思维不经过训练确实有适应上的困难。“小学数学很多标题问题是图形标题问题或者针对生活的一些应用题,而初中这些元素统统酿成了字母,确实不易适应。”
专家建议
1
提前预习:注意驾驭“度”,贪多嚼不烂
暑假应是学生们最“放松”的时候,但中小学生暑期课外补习不停升温。与往年一样,一到暑期,各种名目繁多的衔接班、提高班等培训机构就开始将目光集中在学生身上。这几日,家住金水区的陈女士手机上收到了多条关于暑假培训班的宣传资料。
由于觉得孩子比力聪明,陈女士在暑假并没有给孩子报预科性质的补习班,但她周围不少家长都给孩子报了类似的辅导班,陈女士也困惑了,初中的学习真的这么难?
对于假期预习,郑州57中的贾老师表现,主要因人而异,如果小学五六年级的课程孩子能轻松掌握,那就没须要报预科班加重孩子的负担,但适当提前预习初中课程确实有助于孩子小升初的过渡和衔接,这个度需要家长酌情而定。
黄进勇也建议六年级学生可以提前预习初中课程,要注意适量,“贪多嚼不烂”,不要让孩子对初中的课程产生厌烦情绪。
2
初中学习:不克不及光靠“听话”,还要有主动性
有着20年教龄,同时也是一名初二学生母亲的贾老师说,小学和初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孩子在小学时名列前茅,但到了初中学习下滑很厉害,我觉得和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有很大关系,因为初中的学习不是光靠‘听话’就能解决问题的。”贾老师强调,初中相对于小学,学习难度会加大,因此预习和复习的习惯要在孩子上初中前就开始引导。
最主要是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同时,善于提问也是初中学习中很重要的环节。“小学知识很浅,几乎不需要发问就能完全掌握,初中则差别,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存在差别的疑问,一些孩子对老师抱有一种敬畏的感觉,不敢发问,这样问题越积越多,导致学习的吃力。”贾老师说。
郑州外国语中学教数学的程老师也表现,由于小学学科知识较浅,一个知识点老师可以反复强调,而初中学科比力多,每一科的学习方法又不尽相同,加上学习时间少,重复少,这就需要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问,并重视对课堂内容的总结归纳和概括。
3
心理转型:青春期,不正常的行为多为正常的心理体现
孩子从小学向中学转型除了学习习惯的改变,同时陪同有大量心理方面的转型。
针对青春期孩子的诸多心理现象,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红梅说,对待青春期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树立一个意识,那就是“不正常的行为都是正常的心理体现”,家长要理解青春期孩子的行为体现,不要因为孩子的一点异常而杯弓蛇影、自乱阵脚,这样只会加深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许多家长以为孩子反面本身交流,其实孩子心里有话也不想憋着,但是他们要寻找一个能给本身宁静感的倾诉对象。”赵红梅说。
升入初中后,由于学习压力的加大,面对打击,孩子可能会造成一种自卑的心态,这也是成绩下滑的重要因素,如果家长一味诉苦、责怪,就会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走向沉沦。赵红梅说,如果发现孩子的自卑心理,家长要学会引导,可以让孩子降低对本身的要求,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逐渐增强自信,从而完成更高的目标。
新初一分班考试是小学生进入重点初中实验班的一次重要考试,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复习,同时也希望我们准备的小升初衔接教育是大家目前需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