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教育均衡这盘棋究竟该如何下?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热点话题:教育均衡这盘棋究竟该如何下?

2009-11-13 08:18:41     标签:小升初资讯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做客人民网,围绕“如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王定华的介绍与观点集中在这样几方面。

“乱收费”问题。从2006年到2010年,国家投入1600多亿元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政策。这样一来,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项目很少,而且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教育“乱收费”现象已经得到解决。

“优秀教师轮岗流动缩小学校差距”问题,王定华表示,教育部为教师的均衡加大了教师培训的力度。同时要均衡师资水平,促进教师的流动。要让教师能流动起来,又得从保证流动教师的收入着手,用工资上浮促进教师校际流动。

“重点班”问题。在学校内部设立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行为,都属于违法的、不规范的办学行为。

“外地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要以“两为主”解决,即:一、以公办学校为主;二、以流入地政府为主。

学杂费免了 乱收费还在

网易黑龙江网友 免除学杂费不等于乱收费已解决。学杂费是免了,但还有那些什么辅导费、补课费、试卷费、提纲费、表格费,资料费、卫生费、服装费、餐饮费、豆奶费、微机费、空调费、取暖费、班会费、停车费……还乱七八糟的。

网友“俺的江” 前不久央视刚刚曝光教育八大潜规则,其中第二条就是择校费“被自愿”,名义上已经取消的择校费变成了捐助费,还不是乱收费的“变种”。

羊城晚报评论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是政府的责任,而加强日常管理、优化教育资源、均衡学校发展则是教育部应尽的职责。如果堵塞不住学校管理中的黑洞,无论再多的经费投入也将会流失殆尽,而乱收费的黑手还是会伸向老百姓的口袋。

农村如何吸引城里教师

网友“伟华” 一方面,改变目前农村教师“有志者,誓进城”风潮。另一方面,鼓励城里师资流向乡村,特别是鼓励年轻的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去农村任教;让农村教师待遇一定不能低于城市学校的教师,不然,农村的教育会像个“没娘的孩子”。

网友“传道授业” 到农村教师收入与城里教师持平时,农村教育自然就上来了,不过,这还是个很遥远的梦。

网友“孩子王” 城里教师到农村去,这里有山清水秀的洗礼,有山里孩子和他们质朴的感情,来吧,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热烈欢迎你们。

中国教师网茅卫东 绍兴出来了一个城乡教师收入四统一:基本工资统一;月岗位奖统一;年终奖统一;福利待遇统一。结果,不仅城里教师喜欢往农村调动,甚至“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把你调城里”还成为对农村教师的一种威胁。

能不能实行“教育券”

网友“荆楚雄风” 外地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但现在城里一些学校的择校费还是在换着马甲收,而且比较烦恼的是,现行政策规定,随迁子女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后,必须回原籍升学。但因各地课改程度和教材存在较大差异,在城市所学的内容与原籍教学的内容难以衔接。

网友“旧船票” 择校费一定要取消,但现在是,名目没有了,换成了赞助费、教育捐助金,补课费换成辅导费,还有指定购买课外辅导书、收取水电费等。

某民办学校校长吴霓 流入地公办学校为主是多形式的为主,不一定把农民工子女全部接入公办学校就是完全落实了“两为主”政策。由政府统筹和协调就读民办学校,并给予一定的扶持或者补贴,也是“两为主”政策非常重要的体现。

网友“任人打扮” 我觉得可以实行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那种教育券制度——学生凭教育券自由选择政府所认可的学校就读,不再受地域的限制,教育券可以冲抵全部或部分学费,学校凭收到的教育券到政府部门兑换教育经费,用于支付办学经费。

网友“志文” “教育券”有一种纸上谈兵式的理想构思,甚至可直接冲击户籍壁垒,但不太符合中国国情,真要推行起来,还不具备可操作性。 a

点击显示
上一篇:如何为7~12岁儿童合理安排饮食?
下一篇:关爱身边:我们是如何面对儿子患上甲流的?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