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北省叫停中小学各类“奥赛”在教育界引起震动,我市的情况则显得比较平静,一些家长一面议论纷纷,一面继续让孩子参加奥数培训班。
封杀事出有因
河北全面叫停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奥赛”及知识类竞赛活动,暂停举办各类重点班、特长班和“奥赛班”等特殊配置的班级。凡借“奥班”或“奥赛训练班”名义收费的,被视为乱收费。这条规定相比于最近江苏省教育厅的通知严厉了很多,江苏的规定是:今年全省范围内未经批准不得组织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显然社会上的奥数班没有规定不让办。一位数学老师说,“奥数”被讨伐由来已久,有的专家尖锐地指出,家长和学生热衷于“奥数”的真正原因是获奖者就可以进入重点中学或免试进入重点大学。现在江苏已经取消了学生在竞赛中获奖享受中考加分的待遇,但是一些家长形成了惯性,觉得反正对于提高数学成绩有帮助,还是热衷于上奥数班。把奥数与升学、应试联系在一起,使得奥数培训成为应试教育的延伸。其实,在教育界,“奥赛热”无益学生“减负”、不合“素质教育”本旨早就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共识。
家长应理性看待“奥数”
江苏省中学生奥赛委明确表示,目前小学和初中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奥数”,江苏正规的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只针对高中生,并不包含小学和初中,江苏省中学生奥赛委也从未举办过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培训。记者在沧浪少年宫了解到,奥赛类兴趣班有十多个,主要是“奥数”,其中有的班就是中小学生参加的。沧浪少年宫黄主任说,其实少年宫的这些所谓“奥赛”班在近200个兴趣班中只占很少部分,本来叫“趣味数学”、“思维训练”,但是家长都习惯说“奥数”,一般来说,参加“趣味数学”兴趣班的都是数学成绩好的,数学成绩不好的来了也听不懂,因为趣味数学的教学内容、思维方式和课堂上不一样,少年宫也从来没提过参赛的事。黄主任说,不过家长也要理性对待,数学成绩好的、又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孩子在趣味数学班上不但不会增加负担,反而激发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有的家长有攀比心理,周围有的孩子上这个班,就担心自己孩子不上这个班成绩会落后。其实,如果孩子对数学本来缺乏兴趣,或者数学成绩一般,强拉着孩子参加希望提高数学成绩,反而达不到目的,又增加孩子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