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孩子都择校去了,谁会相信我的教育理想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校长孩子都择校去了,谁会相信我的教育理想

2016-10-27 10:37:32     标签:小升初经验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坐而论道了几年教育,一道选择题扔了过来:念初中了,你家孩子怎么上?此题看似简单,实则纠结:女儿就读不错的小学,成绩全优,连年三好生,孩子她妈还任教于某热点校,优质资源似乎唾手可得。你是随大流闷声发财呢,还是为了所谓理想把她当作试验的小白鼠?

那边厢,女儿班级的家长群已经沸腾了。xx中学录取,xx学校录取,喜报捷报,激起祝贺声一片。孩子父母的名字后面加了括弧,填着被录取的学校,好像勋章挺在胸前。都是当爹妈的,自孩子还在娘肚里,胎教、亲子班、幼儿园、小学,一路拼爹拼妈拼孩子,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择校成功,也算阶段性胜利,离远大前程又近了一步。这时你站出来说,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呀家门口的同样精彩啊,人家固然不会把唾沫喷到你脸上,也会礼节性地微笑表示不屑。道理谁不懂,但孩子只有一个,用所有的鸡蛋赌一只篮子,为什么不选貌似最牢靠的那只呢?

问题是,择了校就有了金钟罩护体或吃了大力丸?华灯初上,一个穿校服背书包的孩子坐在公交车里打盹,一路颠簸着从城里学校到城郊的家;爱做梦的年纪五加二,白加黑,数字分出英雄狗熊,梁山好汉一样排座次,掉队的孩子一脸愁容地坐在路边;花季里的升学季,谁的青春和眼泪在飞?遮眼捂耳朵暗暗祈祷:魑魅魍魉请绕行,放过自家孩子吧,阿弥陀佛。天鹅在湖面浮成高傲洁白的风景,而水下划动的脚掌怎敢怠慢?少有人愿意捧应试教育的脚,每个爸妈都清楚:善待孩子、使孩子免于恐惧的教育,这是最起码的。只是似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出国上学、在家上学,已经无奈地表白了他们的焦虑和渴求。我家算个小另类,小女一路读小区幼儿园,念家门口的小学,对课外辅导班说NO,我也似乎成了一个斗士,代表理想主义阵营大战独眼怪兽。升学是块试金石,是继续当初心不改的行者,还是露出银样蜡枪头的叶公本色?

我只是万千普通父母之一,我要的也是其他父母想要的。我希望孩子健康,没有这人生的1,再多的0有何意义?我不希望孩子成为被人拎着脖子灌食的鸭子,在这个一根网线就能连接世界的时代,还有什么比兴趣、自信和终身探究的能力更重要的呢?我很清楚抉择的风险,毕竟孩子是亲生的,有且只有一个,成长更是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但我更相信我能做的,春天虽然还在路上,而我能为孩子多衔来一些春色,在这所学校里。比如精心设置适合的课程,去打开生命的可能;用问题导学、小组合作激发兴趣和主动精神;分层作业,信息手段加盟,教学更贴近,贴心。女儿喜欢阅读、运动,我们的图书馆敞开大门,图书流动在走廊上,再多添置孩子喜欢的运动器械;她对剪纸、绘画等感兴趣,这里正好有优秀的老师,还有几十个社团让她寻找同伴;提供营养丰富的早餐和午餐,像父母为自家孩子准备的一样。我不能代替孩子奔跑,只是激发她奔跑的意愿;我不能代替孩子成功,只是激发她对成功的渴望。有的父母说,我择的是同伴,是孩子今后的人脉。这里的孩子同样出色:他们的父母是敢闯的能人,跨省联姻,基因优化,正当最好的年纪生子,顺产多,更聪明;他们有兄弟姐妹,更有责任感,善良能干,懂得感恩。我看着他们,真觉得无一不美,无一不可爱。

这所学校有一个很棒的名字:朝阳。我喜欢念第一个字为:zhao,它温暖,富有希望,不断向上,与孩子很搭,胜过冬天的啤酒配炸鸡。去年电视台邀我参加新校长谈新学校访谈节目,主持人在屏幕上展示了一位女孩,复旦医学博士、加州大学博士后。如此金光闪闪的孩子,居然是朝阳出产的,姑娘说,初中教育对我的影响是挺大的,尤其是性格的塑造,让我变的特别自信,我的很多潜能和自信都是在初中时候被挖掘出来的。现场还来了一位母亲,她因为孩子没有择校成功而整夜失眠,听说我来了,开心地笑了,听到我讲的一席话,又激动得哭了,家长要的学校都在努力做了。今年很多家长说,知道你在,我们就来了;更多家长说,我们本来要择校的,知道你女儿在,我们就不走了。我爱自己的孩子,就像别人的爸妈。别人能来,凭什么我的孩子就不能来呢?

秋天还未站稳脚跟,我已在遐想新学期的早晨,鬓角泛霜的男子和女儿并肩而行,以散步的姿态跨进同一个校门,再踏着余晖归来。女儿当年的幼儿园坐落在小区草坪间,草坪上的野花比她矮不了多少,一路上跟着她摇摇晃晃。她不时蹲下来,小嘴凑近一朵蒲公英。她的学号是23,飞人乔丹的号码,但我们给她的英文名叫Snail,蜗牛,慢一点,就像《孩子,你慢慢来》里的母亲说的那样,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也许,我还有个愿望:会有更多的父母带着孩子来这里散步,指着校门对孩子说:孩子,这就是将来你要上学的地方。

点击显示
上一篇:太原市初中格局之变或引起“公冷民热”加剧
下一篇:小升初简单不用刻意准备?奉劝家长,万万不可大意!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