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1点半,一个寻常的星期天下午。但对于上海市的1680名中学数学尖子来说,这却是他们共同的“奥数时间”:他们开始了本学期第8次上课。在这些学生眼里,奥数有令他们“着迷”的魔力。
1978年,一封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的邀请信发到了中国。那是中国的数学工作者第一次听说IMO,虽然它已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二十多届。
1985年,中国第一次派队参加国际数学奥赛,名列团体第32名。
“今年,我们拿下了参赛以来的第14个团体第一。”2008年中国国家队领队、华师大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熊斌自信而低调。
奥数,一个人人皆知却说不尽的话题。从一时“全民奥数”,宛如“智慧宝典”,到一时小学奥数被市教委叫停……现在,几乎每一位学生的家长都要回答这样一道奥数选择题:要不要让自己的孩子也去学奥数?
疑问一:奥数是普及教育?
“某n位数的个位数字是6,将6移到该数的首位,其余各位数字不动,得到新的一个n位数,这个新数是原n位数的4倍,则满足条件的最小n位数是多少?”
这道小学奥数题,您会做吗?记者考了一下周围20位成年人,19人做不出,唯一一个做出来的是个理科研究生,耗时2小时。类似这样的题目,让普通小学生做,岂不是太难为他们?
华师大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熊斌说:“奥数只适合学有余力、有数学特长的学生,一般占学生的5%。对于不同的学生,一定要分层辅导,一窝蜂搞奥数实在没必要、也不可行。”
“奥数只能定位在‘课外活动’,让所有孩子都去学奥数肯定是不合适的。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课本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就学奥数能有多少意义?他们还是先把课本知识掌握了,然后做一些难度比课本稍高的题目提高就可以了。”上海数学特级教师杭顺清说。
熊斌告诉记者看出学生数学天赋的“秘诀”:在孩子四、五年级或者初中的时候,让他做几道题,这几道题可有讲究―――首先确保没见过,通常是自编的、没有出现在辅导材料上的题;其次是符合孩子年龄,他用已有知识能够解决,做完题目后,让孩子谈解题过程,这可以看出孩子的思路;还可以向孩子讲一种解题方法之后,布置几道题,让孩子做,看他能否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样的测试,一般是比较准确的。”熊斌说。
不过,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可谓“精英中的精英”。首先是通过“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选拔120名左右的同学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从中再选拔20―30名左右的同学组成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最后选出6名同学组成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参加当年7月份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学习奥数要有数学天赋,和弹钢琴要有音乐天赋是一样的道理。但现在很多家长往往不顾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什么都让孩子学。”熊斌叹了口气。“特别是小学阶段,孩子的天赋不明显,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挺聪明,全来学奥数,到了中学阶段才逐渐明白,孩子根本不是这块料。”
那么,这种情况是怎么出现的呢?
疑问二:奥数和升学有多大关系?
“我也不想让孩子学奥数啊,小小年纪学得那么累,看得我都心疼。问题是,你不学别人学,奥数和升学考试虽然不直接挂钩,可关系很紧密!”一个初中生家长的话挺有代表性。
大学、高中、初中,无论哪一级的学校在招生时,对于数学竞赛成绩优异者,都十分青睐。特别是那些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的高中学生,早早就会被名牌大学“铆牢”。目前,由谷超豪院士担任名誉校长的上海市中学生业余数学学校,是经市教委同意由市数学会主办的一所中学生业余学校。招生对象是初中预备年级和高一年级的以数理见长并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说集中了本市最好的数学老师、最好的数学尖子。”熊斌说。
但是,能够进入市中学生业余数学学校学习,获得奥数参赛资格,并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毕竟凤毛麟角。为何有那么多家长热衷于让自己的孩子学奥数呢?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上海取消了小学升初中的升学考试,要求就近入学,以减轻小学生升学压力,倡导教育公平。但是,一些集纳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民办初中在招生时,会出一些较难的数学题让学生做,如果孩子事先没学过,岂不吃亏?
一位小学老师讲述了这样一个例子:我们学校附近有一家进修学校办奥数班,有个家长找我帮忙去要一张孩子的奥数成绩单。奥数考试满分120分,她的孩子四次考试成绩分别为38、40、45、缺考。我很不理解,家长为何要保留一张分数如此“难看”的成绩单?而家长的回答是:“现在很多民办学校招生都要看奥数成绩,不管怎样,这张成绩单证明我女儿学过奥数。”小学奥数热的原因之一在这里,也难怪这么多家长趋之若鹜。
2005年,上海叫停小学奥数以及各类小学学科竞赛。但是,各类“思维训练班”、“数学兴趣班”还是层出不穷;民办初中的招生“指挥棒”摆在那儿,家长希望孩子的思维不断被“拓展”,在报考名牌初中时能与别人一比高下。
奥数过热,苦了孩子。复旦附小四年级学生晓菲告诉记者:“我已经做了3本奥数辅导书了。每个班都会找出几个数学优秀的学生参加学校的免费培训,每星期两次,但我并不想上。”晓菲微微低下头:“那些辅导书也是爸爸让做的,其实我不喜欢[]奥数。”接着,就不肯再谈奥数这个话题了。还有个别孩子,学奥数不但没能“拓展思维”,反而把思维搞混乱了,见到数学就害怕。
“奥数本无罪,只是不该让它承载过多的升学选拔功能。”杭顺清说,“民办初中在招生时,应该更注重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多方面能力。”
疑问三:奥数尖子都是天才吗?
奥数尖子是天才吗?熊斌笑说:“天才的定义是‘在科学或艺术等领域有非凡创造力的人’,这与解难题见长的奥数选手不是同一个概念,但不得不承认,奥数冠军与天才的集合有较高的相关性。”
科学的说法是,数学能力是人的多种能力之一,奥数能力又是数学能力的“子集”,切不可夸大,也不必贬低。不能因一种思维的欠缺就给某人下定义说是“笨”,也不必盲目地说奥数尖子都是天才。
让熊斌记忆深刻的是1995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得主王海栋。“小学、初中时都很调皮,从来不记笔记,只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在奥数比赛的集训中,他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系统全面的数学知识,最终在数学领域有所建树。”
上海中学的牟晓生是今年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金牌得主。“如果不是孩子感兴趣,有天赋,我们不会逼着他学奥数,”牟晓生的爸爸说。初中起开始住校,双休日是雷打不动的“奥数时间”,每做一道题,他都要翻来覆去用不同方法解答,有时不知不觉便到了凌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第一名、华罗庚数学邀请赛第一名……天赋、执着和投入,铸就了奥数冠军路,更铸就了一个“多面手”。牟晓生初中时雅思便考了7.5分,是上海中学英语辩论赛中的“风云人物”,不久前还和队友一起,代表上海中学获得全市中学生羽毛球比赛团体冠军。
“我的成功主要来源于努力付出,”今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队队长、现就读北大数学系的张瑞祥说,“我曾将数学竞赛的经典著作《数学竞赛研究教程》读过六七遍。在天才这个问题上,我推崇门捷列夫的‘什么是天才?终生努力,变成天才’以及爱因斯坦的‘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
张瑞祥说,“奥数激发了我的兴趣,帮助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我的自学能力。我学会了自己提出问题,学会了思考、探索的方法,这对于我以后做研究会很有帮助。”
“创新思维快如风/笑傲竞赛江湖中/读尽天下目犀利/行遍四海步从容/勇气自信记在心/宽厚坦然存于胸/身居半山莫回首/攀向绝顶览苍穹。”爱好诗歌的张瑞祥,作了这样一首诗自勉,并送给广大奥数爱好者。
疑问四:奥数[]可以更纯粹些吗?
“数学竞赛好。”前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王元院士最近给数学竞赛题词。
“数学竞赛是青少年的一种智力竞赛。我国数学竞赛活动表明,凡是开展得好的地区和单位,都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当然,现在有些人过于关注数学竞赛的成绩,组织和参与都具有很强的功利目的,过分扩大数学竞赛的作用,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违背了开展数学竞赛活动的本意。这些缺点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需要逐步加以克服,但不必因为有某些缺点,就否定这项活动。”王元说。
近年来,更有一种说法:奥数是数学中的“杂耍”,“奥数热”扼杀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对此,熊斌告诉记者,就数学竞赛本身而言,其中的很大部分题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少量技巧性较高的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求异思维。就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至今还没出现一道题目让全体考生做错或做不出。盲目的“奥数热”是功利主义驱使造成,和竞赛本身无关。
也许美国的情况对我们有所启示。“美国学生的升学、就业压力没有中国学生大,上大学的途径多,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很全面,包括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各类竞赛的成绩、文体方面的表现以及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的情况等。在美国,钻研奥数的学生一般都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会去查阅很多资料,再找老师讨论,学校老师辅导的并不多,更没有家长强迫。”与美国领队交流颇多的熊斌这样说。
“我知道孩子不喜欢数学,但我让孩子学习奥数,是为了拓展他的思维,肯定对他有好处。”本市一名普通中学学生家长说。可是,专家们大多并不赞成,他们的观点是,数学只是思维训练的载体之一,语言等工具同样可以作为载体。要训练孩子的思维,别总盯着奥数。不如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开拓他其他方面的才能。
中科院院士李大潜对国内奥数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二是针对有兴趣的学生;三是少一点功利性。简单明了,正是对奥数最好的注解。
“事实证明,真正的奥数高手都是功利心很轻的,他们真正热爱数学。中国是奥数强国,我希望在若干年后它会成为数学强国。”张瑞祥最后由衷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