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请绕过学习的误区!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孩子,请绕过学习的误区!

2016-07-27 14:26:16     标签:小升初经验

我怎么都没有想到,儿子的小升初留给我这么多感受。当一切都水落石出的时候,能让我比较理性一点来看待他以前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学习了。

是的,家长帮论坛上有很多家长有对孩子学习的各种感悟与经验介绍。其中,给孩子选择一所名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让孩子进入一个好班级,与诸多优秀同伴一起成长,这几乎成为了许多家长的一致意见。所以,就有了这次小升初的种种乱象,裹狭着家长们无限的焦虑与期盼。

我之前完全没有料到,儿子的小升初会如此费周折。当儿子冲击外校失败之后,我反而冷静了下来。我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难道外校失败,就注定他后面学习的失败?他未来的学习之路到底应该怎么走?难道家长们只能把孩子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寄托在名校上?作为家长,我们的力量有多大?又能给孩子起到什么作用?

其实,这个时候,恰恰是家长与孩子一起好好反思的时候。

我要告诉儿子,求学与成长之路真的很长。外校入学考试失败并不代表你小学学习的失败。孩子,你还记得《老人与海》给你的启示吧?人是被自己打败的!但是,孩子毕竟难以辩证理解这句话。

我告诉孩子,这是个挫折,让你看清楚山外有山,所以我们要谦虚谨慎,认识他人所长,补自己所短,在今后的学习之路上,更要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路。我非常欣喜看到,儿子能正确看待小升初的这段经历,或许,这会成为他成长道路上宝贵的经历。

但是,暑期一件事情,让我发现孩子学习上有个重要误区。

一次,我准备与儿子一起来看《古文观止》,儿子第一句话是问我:是不是要背诵呀?天呀!难道学习就是这样囫囵吞枣?我让儿子看《古文观止》,是想让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一篇篇经典著作背后的真实的历史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但是,在孩子看来,学习就是背诵,然后做题!我想,如果是这样,学习就太枯燥了,太乏味了。

其实,学习我们要两面性的看,一方面,学习是让我们去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了解事物是怎么发展来的,以后往哪儿去。所以学习是愉快的。从这个角度讲,学习是成长的需要,是精神需要。另一方面,学习也是生存需要,是我们掌握专业技能的不二途径。

而专业训练,其实是枯燥的。在中国,这是应试教育的必然要求。所以有了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说法。但是,这两个方面,第一点是最重要的,只有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他就会如饥似渴的去探索,去掌握学习方法。但是,从现在我看到儿子表现,他其实对学习的理解非常狭隘。

严肃一点说,他成了考试的工具!如果是这样,终究有一天,他会对学习厌倦的!怎么办?

我觉得在当前浮躁的、充满竞争的时代,特别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我到了好好反思学习这个大问题了。我要花费很大精力陪伴他,一起在文学著作中去体会丰富的人生感悟,做人信条。

比如,如果我带着儿子看《古文观止》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告诉他这是告诉了我们如何处理兄弟同伴之间、孩子与母亲之间关系的道理,这是不是比单纯翻译古文更有意思?更比背诵古文更有意思!

我们经常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其实,料理家务、整理房间也是重要的家庭作业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父母问好也是每日重要的家庭作业呀。如果孩子没有人文精神滋养,就一定不会理解世间的道理,就一定不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而且,也一定不会在应试教育考试中走向前列!

孩子在最应该对外部世界感兴趣阶段给予他条件与引导,否则长大了就不会成为快乐的人了。难道不是吗?

无论是做人,读书,培优,学习,考试,一切都来自我们活生生的生活。理性知识的一定来自感性的实践!多从生活中,从孩子成长的事件中一起来探讨这个世界,然后通过人文知识来触碰心灵,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之道!

现在,对孩子教育的路径反过来了,一切看分数,最终一俊遮百丑。

我无意去抨击什么,而是知道一个道理: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人的经验只能起到借鉴作用。当外部无法改变的时候,作为父亲,我要与他一起成长,一起来了解外面的世界,我会牵着你的手,慢慢往前走。最终有一天,当你成熟了,能自己行走如飞了!

点击显示
上一篇:2016南京小升初征文:最后我们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
下一篇:孩子越骂越退步,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应该是?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