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招方案的一些看法
2016年3月23日,安徽省教育厅发布2016年中招方案,最大变化是不再设指标到校最低录取线。
针对此方案,群里家长笑侃到:以后700分和300分都有可能在一班上课了。我为什么说是笑侃呢?大家有没有设想过这样课堂情景,一个班级成绩两极分化,老师是教深点上快点还是教浅点讲慢点?如果一个学校有那么几个考分三四百分进来的,大多数是六七百分进来的,无疑知识面、价值观和外界对他们的评价都不同,会造成一部分人心理严重缺失从而影响整个学校学风、学纪,你们猜有这可能吗?一定会有。
有人说,名校也不是个个有出息个个成材,名不见经传的学校照样出人才,照样有考上重点学校的孩子,是金子在哪都发光。我赞成这种说法,关键我们现在讲的不是个体而是群体。成材不仅指人才,更是指整体素养和人文环境。这也是我们挤破头想把孩子送到好学校的原因,不指望成龙成凤但求有一个好环境和氛围,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从内到外地滋养孩子纯净内心。
有一位我特别喜欢的家长写一篇资源共享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文中充满温情和知性,相比而言,我小家子气不少。我很赞同这位家长说的一句话:一个政策的出台只是第一步,后面肯定会有一系列配套方案。我也相信后面肯定会有一系列配套方案,但一到六年级(也就是从6岁至12岁)关键期孩子素养已初步达成,怎么可能到一新环境就扭转过来和好孩子一起勤奋学习,在良好学习氛围中共沐春风细雨,学校依然蔚然成风,一派祥和地读书声响彻校园上空。
现在各种植物、瓜果蔬菜等都可以嫁接成功,是从发芽后再嫁接的吗?我不懂。但我肯定不会是长成形再嫁接的,应该是从未发芽时开始培土、施肥、栽种。所以,我认为安徽省教育厅不应发布中招方案,而需发布一项幼升小方案,想想娃娃素养和教育怎么从小均衡培养。
以上就是我一些浅显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