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废除中考等级制一定是大势所趋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长沙废除中考等级制一定是大势所趋

2016-07-13 13:45:28     标签:小升初经验

中考推行等级制,体现了课改精神,促进了学生各学科的均衡发展。这是中考教育改革的初衷,是一个出发点很好的政策!但是,从其他的国家及城市的推行来看,前景极不乐观!

新加坡从2004年开始中考等级制,后来废除,原因是弊端太多。

国内的海南、广东、湖北围绕中考等级制进行了改革,后来大多废止了!原因也是弊大于利!!2005年,等级制荣登宜昌中考舞台,当时宜昌是全国为数不多、率先推行等级制的地区之一,七年后,等级制正式宣告退出宜昌中考舞台。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茂林介绍说,这个方案来自于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意见。从实践看,等级制形式上用等级取代分数,不对学生成绩排队,但操作的时候不得不在每个等级后面附加序号,实质上还是排队了;等级制本意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实质上并没有改变;十几万考生,等级制操作难度非常大。经过听取各方意见和论证,比较多的专家倾向于用原始分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广东省教育厅采纳了这一意见。

在湖南试点地区,一位校领导向湖南日报表达了他的担忧:高考看分数,分文理科,根据文理科兴趣爱好选择侧重点;中考看等级,要求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体十个学科全部都是A,中考怎么同高考协调?中考制度如何能够选拔出优秀的高中学生?还有观点提出:等级制太强调均衡,对学生特长发挥不利,中考等级制给学生附加了更多的学习压力。

原长沙市教育局局长王建华先生在2014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开的态度是,等级制实施已经多年,往年实行五个等第评价,有的学校踩线人数最多的超过280人,少的也有几十人。这种情况一是计划没有严肃性,二是学校录取时难以区分,不利于下批次学校录取。教育部等五部委在长沙市督查时,对名校踩线考生过多的问题提出了质疑,认为我们是借踩线之名,行择校之实(因为踩线学生属计划内招生,计划内学生增多,择校学生相应增加,择校收费也就增多),影响了录取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为何要将以前的分数制改为等级制,这是因为在2001年,长沙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试点城市。《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教基〔2008〕6号)文件提出要实行以等级形式呈现学业考试成绩普通高中招生要切实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高中录取唯一标准的做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认为等级制之间有差别,质疑逐渐增多,为此,2013年10月在武汉举行的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研讨会上,长沙市提出希望恢复分数制,但教育部坚持推行等级制的做法,并对退出等级制的部分城市提出了不同意见。

无论从全国的试点情况看,还是回到坚守等级制多年的长沙教育,中考等级制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之作。长沙的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和教育行政都深受其害,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长沙市教育局为此也伤透了脑筋,也曾为此向教育部争取过政策,可惜被官僚盛行的教育部官员扼杀。

新的一届长沙教育行政,办事雷厉风行,2016年仅半年时间就把近年来外地学生享受长沙优质公立教育的择校之风踩刹车,2017年拭目以待你们继续雷厉风行的把坑害长沙初中学生的中考等级制废除,虽然很难,但一定是大势所趋!

点击显示
上一篇:【我来说说小升初】与孩子一起成长
下一篇:长沙中学名字越发缺乏文化自信!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