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谈谈小学和初中学习的区别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也来谈谈小学和初中学习的区别

2016-06-20 16:32:13     标签:小升初资讯

又一年小升初过去,中考即将来临。

看到很多小学孩子考到了心仪的学校,也看到了初中孩子困倦的面容。

我们不由的感慨:原以为小升初备考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没有想到初中三年才是点灯熬油!

其实,我对小学生讲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小升初,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人生奋斗的开始而已!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优秀的小学生到了初中就变得一塌糊涂?

这是因为小学(教学)考试和初中(教学)考试模式不同。

关于考试的不同,去年已经写了一片文章了。今天要探讨的是,教学的不同。

今年春季我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询问:初中的老师为什么会让孩子反复抄写,单纯的抄写字词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还要抄写文段鉴赏?

我的回复很简单:1、反复抄写字词,是为了中考服务的,中高考是有考试大纲的,考纲内容正是课本内容,对课本的不重视,尤其是对字词古诗不重视,会在中考备考栽大跟头当然得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2、抄写文段鉴赏,是因为考试本来就要考学生的鉴赏能力,而孩子没有具备相关的能力,怎么办?先从抄写和简单的模仿开始!

小升初的考试,和学校的实际教学、课本是脱节的,所以需要我们提前学习,努力提升,说白了,就是一个拔高的过程。

而中考,和学校的实际教学、课本是环环相扣的,所以需要我们努力夯实基础,反复复习,达到熟练的目的,说白了,是一个夯实地基的过程。

用拔高的手法,突破小升初,本质上没有太大问题,因为小学的基础相对简单,内容不多,在拔高的过程中,随手也就复习了。基础复习好了,然后再拔高,问题也不大。更何况小学生毕竟相对来说好管理,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到了初中,小朋友们普遍自我感觉良好(尤其是五大的孩子,张狂的要命),长大了,就要自主(其实是所谓的自由)的思想很严重,不再能听进家长老师的谏言,自认为拔高是一切使命,最后拔得自己虚无缥缈,根基浅薄。

喜欢上预科,但效果不佳,于是在不断的循环一个模式预科,半懂不懂学校,不懂装懂考试,成绩不佳补课,帮助消化的过程中,不断循环,最后达到厌学的目的。

我并不是在说预科不好,而是想提醒大家:上了预科之后,孩子真的消化所学了吗?学校课堂里,孩子是上课预科达到了预习的目的,还是认为自己会了不再认真听课?

这一点很重要。

初中学习和小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小学需要拔高以便应对变态(请允许我用这样的字眼)的小升初考试,初中需要夯实一遍应对难度比例631的朴实的中考。

说直白一点:120分的中考试卷,我们需要的是较为简单的100分,还是较为困难的20分?

没有100?何谈20?!

所以,为了应对小升初的考试和教学,我们需要做到:5年级秋季(含)之前,扫清基础障碍(小升初分类卷的基础部分可以反复做一做)5年级春季(含)之前,能阅读和鉴赏比较简单的阅读篇目6年级秋季(含)之前,能熟练运用阅读知识鉴赏较难篇目(外省市中考难度,所以才说变态么)。

为了应对中考,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两个看似简单的步骤:第一步,7、8年级把以下内容夯实,尽量做到不扣一分:1、现代文课文下面的注释、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对应的是目前中考的第1、2、3小题),2、课文里的古诗文,以及每册书后补充的古诗文(对应的是目前中考的第4小题),3、每册书后面的名著导读(对应的是目前中考的第6小题),4、课文每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对应的是目前中考的第7小题),5、古文课文下面的注释,以及课后题里面字词、句子解释的题目(对应的是目前中考的第17、18、19小题)。第二步,从8年级开始,每两周做上一套陕西中考的模拟题(市面上目前是有各校模拟试题的,至于天利38套之类的外省市中考题,对学生的唯一作用就是学校可能会考一考里面的阅读篇目,其他意义不大),并积累错题,归类错题,以便初三备考。

至于,到了高中,那又是另外一个层次的事情了。

篇幅有限,我们就探讨到这里吧。

另外,今年初中课本会有大变化,2017年进入高中的孩子们的高考也会大变化,一般情况下,中考看高考,小升初看中考,所以小升初、中高考试的变化在所难免,但是基本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是不会有大的变化的!

个人浅见,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赐教!

点击显示
上一篇:2022年起陕西高考3门必考+3门选考 不分文理科
下一篇:重庆渝中区2016年小升初抽签派位初中公布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