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最开始看到长沙市出台最严小升初政策时,是非常鼓舞的,并且为长沙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点赞,认为本次政策出台将极大的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额外的升学负担。
但是从后来的实践效果来看,由于一刀切政策过于粗暴,原来的人性化柔性被切割掉,反而造成了2016小升初竞争更加激烈,学生和家长更加焦虑,生源分布更加失衡,民办优质生源爆满,使得校舍与师资紧张,原有公办名初无形中将被削弱,原有的名校特色将显得暗淡,家长们将不得不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学费负担。
优质的教育本来是应该培育个性化人才。因此众多的学校,在教学实践发展中,本来就会分化出各种特色或者特长来,这样家长和学生们本来就可以很清楚的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特长相适应的学校,作为报考和入学的目标;还有家长本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住所选择最方便的学校报名入读。这本来就是多年来自然分化的正常结果,也是柔性选择的正常结果。但是今年的最严政策,显然打乱了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的方寸。
缺少柔性选择政策的结果就是造成了今年家长和学生,不得不往仅仅几所民办学校挤堆。这样的结果,有可能使得原有民办的优质被冲淡,原有公办名校的优质也被削弱。这种结果有可能是学生、家长、学校,和长沙市教育部门都不愿看到的,因为这可能是个多输的局面。希望明年的小升初政策,在总结今年招生实践的基础上,多做柔性的改进。
比如:1、允许所有公办初中都有一定比例的提前招生,如只能在今年划定的派位区域内招收总额名N%的提前批(非音体美特长生);2、符合条件并已经申请学位的小升初外地回长生,与现有长沙市学籍学生,享受相同招考政策;3、允许少量住宅就在学校附近的学生申请择校(+适当的择校费,实际上也是柔性化就近原则)。这几条建议实际上是有利于促进公平的,特别是家庭条件一般,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时也更有利于所有公办民办学校的正常教学竞争。这样整个长沙会更幸福,未来也会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