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对所有的孩子来说,都是一个转型期,生理上处于青春期,心理上逐渐于倾向成熟。家长们常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进入初一以来话变少了,以前外向的孩子话少了,以前话少的孩子近乎无语了,伴之而来的有可能是学习成绩的大跳水大滑坡。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看着愁眉紧琐的孩子,家长们开始找原因了,家长们起先会认为一定是学习成绩影响了孩子的情绪,成绩上去了,孩子就会笑了。于是家长们开始疯狂地找家教,可事与愿违,名牌家教进家了,孩子也学了,可是成绩还是下滑不止,家长就急了。究竟问题都出在哪儿呢?
一、学习环境的变化
孩子在小学的阶段,一直是优等生,自从进入重点中学后。就会突然发现,原来校园里真是人才济济,以前的优势不复存在了。以前名列前茅的孩子,现在也许连在班级的前十名都保不住了。出现这些情况时,孩子就会突然失去了自我,找不到方向,虽很努力可是向前进一步比登珠峰还艰难。孩子怯场了,孩子不知道如何是好,孩子在思考、在尝试,我们得允许孩子有这样的停滞阶段,它是有利于成长的。
二、新的适应期
以前的好朋友现在去了别的学校,要熟悉新朋友得要有个适应期。小学阶段有带头的孩子,孩子因为从众的心里,往往是一呼百应。而初中阶段的孩子呢?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开始寻求实现自我价值,如何既能张扬个性又能结交新朋友,去感受友谊的亲密;如何沟通、如何交流对孩子来说都是新的课题。这些都不是家长可以教的,完全需要自己去慢慢摸索。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三、自我内心的矛盾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的情绪往往难以自控。不仅与老师闹别扭,很多时候自己跟自己斗气。家长总说冲动是魔鬼,可孩子不知道如何控制这个“魔兽“,往往一边犯着错一边又后悔着。海量的信息冲击着孩子的大脑,生理的成熟又在折磨孩子的身体,孩子很想去解决,却又一时没有办法去解决这些。
四、没有适合的学习方法
小学六年的学习方法突然之间没办法用了。而中学的老师突然要孩子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掌握学习的方法,孩子一时之间无从下手,顿时就没有了学习的方向。都说要转变学习思维习惯,可是对孩子来说是何等的难事,孩子需要一些技术上的指导。内外交困下,孩子就对学习感到厌烦了,而成绩就一路下滑了。
个人建议在孩子上了初中,如果是名校的话,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毕竟初中的竞争更大、压力更大。如果孩子没有调整好心态,家长没有及时注意到这点,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下降后,孩子的信心受到打击,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