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自从到了入学年龄,踏入了学校大门,学校在对其灌输的教育中,必然有一条是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国内教育多少年来雷打不动的现状。尽管在升学、选拔人才的实践中,这一要求的弊端已经表现得日益明显,尽管多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对此质疑的声音一直不断,却依然改变不了全面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堂而皇之的地位,而许许多多的学生和家长对此虽然不是百分之百赞同,却也采取默认态度。笔者作为一个全面发展教育观念的坚决反对者,在本文中将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个人观点,见解有限,欢迎理性探讨,友好交流。
在文章开头,笔者想先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你认为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全面发展是可能做到的吗?
据笔者的观察,如果问的是广大学生和家长,大多数人会先犹豫,考虑一阵以后回答也许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但对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问的是学校教师,则一般会得到这样的回答当然可以啊,只要学生的先天资质没有缺陷,足够刻苦努力,再掌握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都能够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关键在于你肯不肯为之付出。
两种回答貌似不同,本质却完全一致,即都认为全面发展是有可能达到的,如果没做到,只能证明该学生不够优秀,或不够用功。表面看起来也确实如此,如果否认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我们的学校中每年都实实在在地涌现出那么多门门优秀,获得全面发展荣誉称号的学生又该如何解释呢?
可是,这个结论对吗?
提到全面发展,似乎是个很简单明了的词,但却很少有人认真思考,我们的学校教育对全面发展的定义是什么?而全面发展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二者是否吻合?如果根本就不吻合,甚至学校教育对全面发展的定义歪曲了全面发展的本意,那么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否值得商榷呢?
首先,来看看我们的学校教育对全面发展的定义吧,凡是上过学的都知道,从迈入学校大门的那一天起,学生便被告知,要在德、智、体、美、劳几大方面均衡发展,每一方面都达到优秀,才能称之为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才能算是在这些方面均达到优秀,显然需要有更具体的评定标准,于是,这具体标准便顺理成章地转化为了学校所开设各门课程的成绩,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在每一个阶段,如果在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上都拿到了优秀,就被赞之为全面发展的榜样,反之,学生若是出现了优势科目与劣势科目反差较大的情况,就要被戴上偏科瘸腿的帽子,受到否定和批判。对此,相信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乍一看,也确实没有什么问题,德、智、体、美、劳几大方面的要求,在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中都有体现啊,如果所有科目都拿到了优秀,不是全面发展是什么?
然而,如果我们跳出惯性思维的圈子,深入思考一下全面发展的本意,会惊异地发现,真相与我们一贯的感觉竟然如此大相径庭!
全面发展,顾名思义,一个全字就已经不言而喻了,不用查字典,相信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何谓全?全者,既非部分,又非精华,亦非主体,而是囊括万事万物,普天之下莫有例外之意,具体到对一个学知识、长身体的学生来说,如果提出了全面发展的要求,照其本意来理解,显而易见,是要求学生应该对人类产生以来,世界上包罗万象的各门知识、各种学科毫无遗漏地全部一一精研,不管热门冷门,生僻与否,一概照单全收,还必须全部达到优秀,不能有任何偏废!什么?您说我的解读太荒唐?一点也不荒唐啊!您不是要求全面发展吗?请问世界上成千上万种学科,即使再生僻,哪个不是全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呢?人类知识体系缺了哪一个能称之为全呢?相比之下,学校那几门课程至多只是沧海一粟而已,哪怕全部拿了满分,说你距全面发展仍有十万八千里之遥,恐怕一点也不夸张吧。单是文化知识或许还不能说明问题,再举个简单一点的例子,拿体育来说明一下吧,照当前教育制度的观点,一个学生如果在学校体育课上要求的跑步、跳远、铅球等有限的几个项目上达到了优秀的标准,就理所当然地被视为在体育上达到了全面发展的要求,大错特错啊!对照上面的标准,不说太远,就说说进入奥运会的那些项目吧,拳击、标枪、短道速滑、射击、铁人三项、帆船、蹦床、跳水、艺术体操、举重、小轮车越野、撑杆跳以上项目请问哪样您能达到优秀水平?如果有一样达不到,对不起,您没资格说自己在体育上达到了全面发展的要求,道理是一样的,以上哪个项目不是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呢?缺了哪一个能称之为全呢?既然承认缺一不可,却又要拿学校开设的少的可怜的几门课程硬充什么全面发展,您不觉得于心有愧吗?
读到这里,想必许多读者该骂笔者胡搅蛮缠了你纯粹是在抬杠,照你的说法,岂不是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人能达到全面发展的标准吗?对!这正是笔者要说的话,如果照全面发展的真正含义来衡量,不仅是古今中外,即使是遥远的将来,也绝不会有任何一个地球人达到这个标准!因为真正的全面发展本身就不是人类所能达到的!如果能的话,请问为什么高中要有文理分科?为什么大学要划分专业?为什么社会上要有各种职业的区别?且不说人与人天赋的千差万别,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寿命也是有限的,区别只在于有的人多些,有的人少些而已,但对于无穷无际的知识海洋而言,再天资聪颖,精力旺盛的人,穷其一生时间,所学到的也必定只是九牛之一毛,而绝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盲目追求全面发展,只能使自己的一生一事无成!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这句著名的谚语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可为什么到了实践中,却全都把它抛在脑后了呢?
既然可以肯定,真正的全面发展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那么必须承认,人与人的天赋、性格特点,精力大小各有不同,有的人可供发展的长处多一些,有的人少一些,上学的时候,有的人能够做到门门课程优秀,有的人则只能在一两门课程上达到这个水平,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对于那些门门课程优秀的学生而言,他们所达到的并非是全面发展,准确地讲,应该被称之为在一定年龄段,一定知识层次的范围内,实现了相对其他人而言的多方面发展,而对于那些只能在个别科目上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只能说明他们的发展相对于前者没有那么均衡,但绝不意味着这些学生的能力低于前者,对此无需笔者赘言,看看古今中外的杰出人士中,在学生阶段并非全才的有多少,而那些所谓全面发展的学生,在长大成人后真正取得辉煌成就的又有多少,答案就一目了然了。因此,对于学生在某些科目优秀,某些科目却成绩平平甚至较差的现象,是完全无可厚非的,在门门优秀和所谓的偏科之间,根本不该存在何者值得肯定,何者应该否定的问题,唯一正确的做法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因人而异,对于那些能够做到多方面发展的学生,可以鼓励支持他们多方面同步发展,而对于那些只在个别方面有发展潜能,其它方面缺乏天赋的学生,也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允许其沿着适合自己,道路相对窄一些的方向发展,这是由于个体先天禀赋的差异所带来的区别,在一个有着起码正常理念的教育体制下,本应是最理所当然的选择。
反观现实,我们从小所接受的全面发展教育观念究竟是什么货色,相信大家已经心知肚明了。
在我们的教育观念里,首先矢口否认了全面发展的不可能性,但是,如果按照全面发展的本意来解读,傻子都知道不可能行得通。于是,在教育实践中,全面发展的内涵悄无声息地变了质,被篡改成了学校开设的课程全部达到优秀=全面发展,这个被歪曲、被阉割的全面发展概念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取代了全面发展的本意,并成功地误导了一代又一代的广大学生、家长乃至教师,误认为全面发展是有可能达到的,学生理应将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若是达不到,只能说明学生不够优秀,或不够用功。多少年来,我们在这个观念的指引下,得到的又是什么呢?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许许多多原本在自己擅长的学科上颇具才华的学生,不得不为了所谓的全面发展忍痛割爱,放弃发展自身特长的机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与自己原本毫无天赋、毫无兴趣的弱项较劲,结果要么是荒废了自己的优势科目,劣势科目也没弥补过来,最终落个两手空空的悲剧结局,要么是从成绩来看,似乎通过努力达到了所谓的全面发展标准,但实际却是以牺牲自身长处发展的极大代价,换取了分数上的表面均衡,变成了一个全面发展,却无一面出色的庸才,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成千上万本来在走向社会以后,完全能够在适合自己的领域里大显身手,成就一番辉煌事业的花季少年们,却在求学阶段就荒唐地被全面发展、综合评定的魔爪无情地阻挡在了高校大门之外,失去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也失去了今后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的可能,变相地毁掉了前途。而从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成批成批学有专长的人才发挥才能与特长的机会被野蛮地断送,又何尝不是重大的损失!在扭曲的全面发展教育观念的毒害下,每年都有大量的此类隐性人才被悄悄地流失掉,到了今天,究竟给我们国家的人才供应造成了多少无法弥补的窟窿,恐怕是无法统计的。多少年来,当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部门一边洋洋自得地高唱全面发展的口号,一边郑重其事地推出一批批以扭曲标准衡量出的所谓优秀学生榜样作为炫耀资本的时候,可曾想到在光环的背后,扼杀掉了多少真正的人才?
其实,即使是那些所谓的全才,也丝毫做不了全面发展理念的遮羞布,根据2012年国内的一项调查,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的三十多年间,各省市涌现的高考状元累计已达上千名,但迄今为止,在事业上做出令人瞩目成就者的数量竟然为零,哪怕达到小有名气标准的,也没有一人,高考状元无疑是国内教育体制下全面发展当之无愧的楷模,但这个讽刺性的调查结果又说明了什么呢?
更有趣的是,认真观察一下当前的教育现状就不难发现,至今仍被绝大多数人所坚信不疑的全面发展理念在实践中竟然是完完全全地自相矛盾,正如笔者在前面所举的例子,高中的文理分科,大学的划分专业,若是照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衡量,岂不是在自打耳光吗?别忘了,我们可是从小学一年级入学起就被语重心长地教育要全面发展啊,怎么年龄大了,学习能力强了,反而路却越走越窄了?这样的话,我们小时候辛辛苦苦做到的全面发展有何意义?岂不是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荒废吗?一边震耳欲聋地大肆宣扬全面发展的正确性,一边却又在教育实践中对此亲手予以否定,真乃中国教育特色的滑天下之大稽!
恐怕许多读者又要对笔者提出义正词严的质问了你这是诡辩!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学生从小到大,不同年龄段有不同深度的学习内容,对于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广大中小学生来讲,所学习的各门课程都是一个人必备的基础知识,是将来在社会上生存缺一不可的!所以,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当然必须在学校开设的课程范围内要求全面发展,只有中小学的所有基础课程学习都合格了,升入高中、大学以后,才能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深造,这有什么错吗?
毋庸置疑,这个论调是支撑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一个最根本的支柱,也是一个极易迷惑人的观点,长期以来,千千万万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包括笔者在内都曾被此误导,然而,是西洋镜,总要被彻底戳穿的,现在请大家来和笔者一起看看,这个观点究竟错在哪里吧。
在分析这个观点之前,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学生从小到大,不同年龄段有不同深度的学习内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每个年级,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中,是不是还存在着难度的区别呢?以数学为例,小学二年级数学的深度与五年级数学的深度当然不在一个层次上,但是,不论是二年级的数学题还是五年级的数学题,是不是都有着基础题,中等题,高难度题乃至于奥数级别难度的题的划分呢?学生学到了基础题的水平,就能够及格,学到了中等题的水平,就可以得到80分左右,学到了高难度题的水平,就有望拿满分,如果连奥数级别难度的题都掌握了,就是理所当然的尖子生了。无论在哪一个年级,都存在着这样的区别,对此谁也不能否认吧。
弄清了这个前提,上述论调的谬误就一目了然了。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学生从小到大,不同年龄段有不同深度的学习内容,对于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广大中小学生来讲,所学习的各门课程都是一个人必备的基础知识,是将来在社会上生存缺一不可的!这些话没有任何问题,再看看下面的结论吧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当然必须在学校开设的课程范围内要求全面发展,只有中小学的所有基础课程学习都合格了,升入高中、大学以后,才能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深造。乍一听,也是无懈可击。可是,结合教育现状深入思考一下,问题出来了,既然承认,如果中小学的所有基础课程学习都合格了,升入高中、大学以后,就应该有权自由地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深造。那么请问,合格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呢?显而易见,合格不同于优秀,也不同于良好,而是达到基本要求的最低标准,具体到学习成绩上,合格的标准理应是及格线,也就是达到了60分,即应该被视为该门课程学习合格(其实完全是废话,谁能说成绩60分的学生是不合格的呢,否则设及格线有什么意义)。但是,照我们全面发展标准的要求,是每门课程都达到及格线就认为该学生全面发展了吗?否!是要求优秀,要求满分,甚至达到竞赛级的水平,才能被视为全面发展,多么明显的矛盾啊!稍微动动脑子就不难看出其中的荒唐之处,譬如对于一个天生长于文史,而理科毫无发展潜力的学生,当然也要掌握基本数字,加减乘除等基础知识,但有何必要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求其数学成绩也一定达到优秀满分的标准呢?岂不是可笑之极吗?
记得一个小故事,一位世界著名的日本企业家,晚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自己儿时的学习经历,坦诚地说都应该归功于父亲的指导,记者好奇父亲是如何对他严格教育的,这位企业家却微笑着说上学的第一天,父亲就郑重其事地对我说你的每门功课只要考到60分就可以了,不必有更高的要求。我又高兴又惊讶,这也太容易了,那么多余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父亲说多余的时间用来发展你的兴趣爱好,去钻研你喜欢的学科。我问父亲为什么要这样,他说60分是及格线,拿到了60分,证明你的这门课程已经达到合格标准了,对于你没有天赋,没有兴趣的学科来说,再多投入一分一毫实际都是浪费,只有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在自己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上,才能保证今后获得成功,不过一个虚度的人生。我遵循了父亲的教导,不但从小就比同龄的孩子学得轻松,而且积累了远比他们雄厚的发展潜力,为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最感谢的是父亲的教育理念,让我受益终生。
在酝酿写作本文之前,笔者曾打算写到这里时进行一番深入评析,但想到这个小故事,笔者感觉不用再多说什么了,再说下去是侮辱读者的智商,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才是正确的?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该选择什么样的教育理念?相信每个读者看完这个故事,内心会自有评判。
行文至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笔者却感觉,还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
多年来,笔者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早有许多有识之士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对全面发展提出了质疑,却始终无人敢从根本上反对这一思想?为什么全面发展理念在实践中的弊端早已出现,且在大量活生生的事实例证摆在眼前的情况下,社会大众对其认可度居然还如此之高?直至今日还牢牢占据着教育界主流思想的地位巍然不动?
前文已经给出了答案,因为我们从根本上曲解了全面发展的概念。
但是,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此,而在于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人竟然仍未对这一根本原因有清醒认识。
我们过去对全面发展观念的质疑,往往是站在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要尊重个性发展等角度来进行的,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该思想的谬误,但至多只能是触及皮毛而已。实际上,我们一直以来对全面发展的根本理解就错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是无法达到,有违人性的,我们所膜拜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被歪曲、被阉割的概念,以一定年龄段,一定知识层次上相对的多方面发展篡改了全面发展,以学校开设的区区几门课程冒充了浩瀚无边的人类知识体系,并在基础教育实践中,混淆了全面发展与达到各门基础课程合格标准的区别,从而造成全面发展是有可能达到的假象,长期蒙蔽了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眼睛。所以,尽管实际上造成的巨大危害已经有目共睹,在社会大众的共识中,全面发展却仍是一个天经地义的衡量学生优秀不优秀,用功不用功的标准,而拒绝承认这根本是一个幻想中的空中楼阁。在这种思想根源的指导下,怎么可能彻底解决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弊端呢?时至今日,如果仍不能还全面发展以本来面目,不从根本上澄清我们头脑中的错误认识,今后的教育前景必将是渺茫的。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笔者清楚,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这篇微不足道的小文所表述的观点根本激不起多大的浪花。在我们这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大国里,彻底纠正全面发展的错误思想绝非易事,要重新建立起一套引导广大学生如何在保证各门基础知识达到合格标准的前提下,实现自由发展的正确教育理念更非一蹴而就,在实践中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我们不肯迈出正视全面发展真相的第一步,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首先破除这一观念的桎梏,才能为今后的教育思想步入正轨提供一个最起码的可能。当大多数人能够勇敢地喊出让全面发展见鬼去!的时候,相信离曙光来临的时刻就为之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