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小升初专家:中式教育扼杀想象力吗?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天津小升初专家:中式教育扼杀想象力吗?

2015-08-31 16:15:34     标签:小升初升学指导

刚刚过去的这个星期,文化教育界有两件看似矛盾的事:一是刘慈欣的《三体》拿下了科幻界最权威奖项雨果奖,国内媒体纷纷以世界点赞中国想象力为标题报道;二是英国BBC电视台的《中国式教育》纪录片最终集播出,中国老师教出的学生成绩大幅提高,但英国人认为,这种中式教育方法不适合他们,因为会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变成考试机器。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人到底有没有想象力?中国式教育,又是不是真的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呢?

【中式教育其实是东亚式教育,日韩也一样】

有一个问题确实存在着,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被广为诟病。我们都是从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历练中过来的,现在的孩子更是从幼儿时代就开始学各种东西,甚至幼儿园入学就需要面试,不合格连园门都进不去。之后的小学、中学、大学,每一步的升学都伴随着考试或形同考试的步骤。早出晚归,每天晚自习周末补习班的日子,我们都经历过。在中国当学生,三个字可概括:不轻松。

可如果放眼中国周边,就会发现我们不是一个国家在战斗。日本、韩国的教育体系与我们大同小异。韩国的学生几乎每天都要上补习班,2009年韩国补习班获利总额约73亿美元,比三星电子的盈利还多。

教育上面的庞大支出甚至让韩国人不敢生育更多孩子。2014年,韩国的平均生育率为1.19,已经连续13年低于1.3。要知道韩国没有计划生育,敞开了随便生,而实行全面计划生育的中国,生育率尚且能有1.4,可想而知韩国人对生孩子是有多谨慎了。

日本的情况与中韩相差不远。根据日本生命保险进行的一项调查,日本家庭的教育开支2012年已增至38.6%。日本生育率也跟中韩差不多,在1.3-1.4之间。

这就是中日韩面临的教育困境:各国都在孩子的教育上煞费苦心,也都因为竞争激烈而不敢或无力多生孩子。东亚三国在历史上打来打去,直到现在国民之间也互相看不上。但不得不说,我们的文化一脉相承。几乎所有中国人吐槽的教育问题,日韩也都不缺。比如高考:咱们高考激烈,他们同样激烈。

日本高考被称为地狱般的竞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盛况不比咱们差。考生和家长都会谨遵四当,五落:如果每天拼命学习只睡4个小时,就能考上大学;要是多睡一小时,每天睡5个小时,就会落榜。据旅日教授毛丹青的文章,日本考生当天的服装大都是黑色,就连监考老师穿的也是黑衣服,整个气氛很严肃,有点儿被压抑的感觉。

人口基数相对大,就业岗位相对少,社会对学历的普遍看重,尊师重教的儒家思想影响,这些都是东亚教育颇为残酷的原因。日韩人口虽不能跟中国相比,但综合国土面积、资源等因素,人口密度是要大于中国的。而他们的名校相比中国来讲更少,因此对学历的苛求比中国更甚。韩国70%的大企业总裁,80%的司法机构公务员都来自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这三所顶级学府,考不上这些学校意味着前途暗淡很多,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中日韩在教育方面都做过诸多改革,但却殊途同归地选择了高考这座独木桥。无论多么残酷与不近人情,应试教育、高考定终身的制度依然是三国共同的选择,可见这也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所以,批评、监督中国教育虽依然是我们每个公民有权做并且应该做的事,但切莫当成孤例看待,日本花美男、韩国长腿欧巴们也都是这么过来的。

【科学类诺贝尔奖的缺失,不能否定中式教育】

有一个论调,一直被用来批评中国教育:为什么没有一个中国国籍的人拿过诺贝尔奖?当然,莫言得到文学奖后,这个话变成了为什么拿不到科学类诺贝尔奖了。

这个论调看似无懈可击。的确,迄今为止获过科学类诺贝尔奖的8个华人,无一例外全是美籍华人。但如果因此而彻底否定中式教育,认为中国近代以来的教育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那就很荒谬了。

就举我们最熟悉的华裔诺奖得主杨振宁的例子吧。杨先生如今在网上的大名往往与翁帆、82岁vs28岁等等桃色花边新闻为伍,网友对他的人品也颇多质疑,觉得他在祖国危难之际留在美国吃香的喝辣的,对祖国没有贡献,老了回国养老还娶年轻娇妻,简直人渣!

道德方面本文不做指摘,只说两个事实:

1、杨振宁是在世物理学家中最伟大的,没有之一,

2、杨振宁硕士之前的教育都是在中国完成的。

关于杨振宁在物理学的伟大贡献,很多专业人士都进行过科普,上网搜一下即可。简单讲,他是可以排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20个乃至10个物理学家之列的,值得授予第二个诺贝尔奖(他最主要的贡献是杨-米尔斯理论,重要性要高于获诺奖的宇称不守恒定律)。

在教育方面,杨振宁是22岁拿到了西南联大的硕士文凭,23岁考取奖学金赴美留学的。也就是说,美国为他提供了进一步深造和做研究的平台,但扎实的学术功底是在中国打下的。

杨振宁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学成之后留在美国,不回国参与祖国建设,经常与他作对比的是他的同学邓稼先。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道德批判是站不住脚的。我们钦佩邓先生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也同样钦佩杨先生在物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单说邓稼先,以他在美国一年即拿下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一穷二白的环境里短时间带领团队研究出原子弹、氢弹所展现出的天赋,可以想见,如果他留在美国,拿诺贝尔奖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物理学领域,与邓稼先类似的还有赵忠尧、王淦昌、钱学森等几位如果不回国夺诺奖希望很大的学者,他们都是在中国接受的基础教育。可见,中式教育不是中国人与科学类诺贝尔奖绝缘的原因。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授奖词里有一句肉麻到近乎跪舔的话:莫言的想象力,超越了人类存在本身!那么为什么从没留过学的莫言、刘慈欣,都能因为想象力强而受到老外的追捧,而科学方面,中国人就突然没了想象力呢?

原因归结起来也很简单,就一个字:穷。

科学研究进行到前沿尖端,往往拼的不是科研人员的天赋水平,而是所处平台和资金储备。说的俗一点,很多研究是拿钱堆出来的,而且是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持续投入才能看到成果。同样天赋的两个人,一个身在美国尖端实验室,设备一流,资金充裕,有条件进行科研工作;另一个人身处相对落后的中国,还需要向国家向学校要钱来组建科研队伍,那这两个人,谁拿诺贝尔奖的概率更高呢?

8月23日,科学界出了一件大事: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带领团队做出了突破性进展,被认为具备了拿诺贝尔生物学与医学奖的实力。一时间各界欢欣鼓舞,连对生物学一窍不通的网友都非常兴奋。

这个发现固然可喜可贺,然而也必须承认,它与国外很多研究成果一样,是拿钱堆出来的。2009年,施一公所在的清华大学引进了一台世界上最先进的冷冻电镜,这样的机器全世界不超过十台,亚洲则只有清华的这一台。之后随着冷冻电镜技术的改进,清华一直保证供给施教授最好的机器。这机器最大的作用是能把生物剪接体看得更清楚,用施一公教授的话讲:

以前的照相机技术不行,照片非常模糊,有层霜。(这台机器使)这层霜去掉了如果没有冷冻电镜肯定做不到今天的结果。

施一公与前辈科学家的轨迹差不多,也是在中国完成本科学习后,赴美深造。在美国做出一定的成绩后,回到国内。而与前辈科学家不同的是,他回国的2008年,国内已经可以为他提供最好的科研条件,让他在不逊于美国的环境下工作。终于,在七年后的今天,他的团队取得了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

从施一公的例子也可以看出,所谓中式教育教不出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这样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科学研究不像文学创作,可以靠一个人一支笔写出第一流的作品,而必须要在足够的资金支持,一流的科研平台和完备的团队协作基础上才可以做出。

【中国人不缺想象力,只是我们用到了更有用的地方】

回到本文开始时的追问:中国人缺乏想象力吗?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纸箱做包子馅这个新闻相比大家都听说过,后来被证明是假新闻,也有人质疑可能确有其事。可无论是想出纸箱包子馅这个创意的人,还是想出用这个创意搞个假新闻的人,都堪称想象力惊人。而这只是我国神奇假货的冰山一角。

皮鞋熬制老酸奶,硫酸烧制仿古玉,烟熏做旧古书画,每一个有利可图的领域几乎都能看到闪着想象力光辉的假货。康帅傅方便面/茅合酒/鸭梨手机/粤利粤饼干,一众山寨品牌亮瞎我们的眼。无利不起早的古训如今演变成无利不创新,国家绞尽脑汁想让年轻人更有创新意识,但在假冒伪劣方面,中国人早已展示了匪夷所思的想象力。

通信手段发达后,骗术更是从造假变成了直接骗。回想一下,我们谁没接到过听得出我是谁吗、小x,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下这种诈骗电话?谁没收到过恭喜你成为xx节目获奖观众之类的诈骗短信?谁没收到过好久不见,找你真不容易之类的诈骗邮件?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充斥着结果导向的浮躁,只要能赚钱就会得到尊重,而赚钱途径不会被看重。慢慢的,我们变得务实,把想象力投放到了更有用的地方去。无奈的是,这种结果导向融合进了千百年来一以贯之的官本位思想,使得各种想象力、创造性,最后都归到两个去处:要么钱、要么权。

上文说到,8月23日,清华大学召开发布会,介绍施一公团队的重大发现。其实介绍科研成果只是这个发布会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则是:宣布施一公将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这是典型的火线提拔。2014年12月,施一公刚被提拔为清华大学校长助理,时隔半年多,就升为副校长,而且是和重大科研发现同时公布的,这等于给了社会一个明确的信号:你足够牛,清华就给你升官!

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清华的做法代表了教育界的通行做法。学而优则仕,直到现在也是这样。以施一公的年龄和学术地位,只要有心,未来成为清华大学校长是完全有可能的。一位顶尖科学家成为一所顶级学校的管理者,无论对学校师生还是科学家本身,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又是顺理成章的事。想象力在高校科研领域的有用属性,就表现为升官。

施一公在清华校长路上最大的竞争对手名叫薛其坤,中国顶尖的量子物理学家。他和施一公的求学及科研之路极为相似,也是在中国接受了本科之前的基础教育,留学并取得一定成绩后回国任教,在专业领域做出了诺贝尔奖级别的贡献(科学界都这么说),并在做出贡献后很短时间晋升为清华副校长。

施一公和薛其坤两位教授的经历,完美诠释了本文的几个论点:

1、东亚国家的应试教育不一定会磨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科学类诺贝尔奖的缺失,不能作为攻击中式教育的理由(施、薛二位都有可能在近年拿到诺贝尔奖)

3、无论有意还是无意,中国人的想象力最终都会顺着结果导向的路径,走到最实用的地方去。

点击显示
上一篇:天津小升初专家:奥数学习意义何在?
下一篇:天津小升初:误读奥数,与名校擦肩而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