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小学生家长关注的今年本市小升初政策,终于在本月“千呼万唤始出来”。而“推荐入学”这个名词,也在一时间成为学校、家长、学生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有关规定表示,
推荐入学将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为主要依据。而家长们担忧的是,推荐入学能否缓解小
升初择校热潮?推荐标准能否摆脱优秀枷锁?而随着市、区小升初政策的陆续出台,各区县以往被趋之若鹜的“名校”,却始终是静悄悄的。
现象
升学火暴排队转入暗战
“怎么现在学校都没有什么咨询会和面试呢?”每天都在网上搜寻各学校小升初进度的于先生说,今年小升初政策迟迟不出台,让自己着了一回急。但盼到政策出来了,学校这边又打上了“太极”。“打电话问学校,都说还没开始。”
于先生回忆,去年4 月中旬到五一前后,各区县的热点学校一到周末就是人满为患。家长带着孩子们,奔波于各校园开放日、招生面试、咨询等活动,让身为五年级孩子家长的于先生已经感受到了“小升初”的紧张程度。“可今年眼看4 月就过完了,我们这拨儿还什么动静都没有。”当摩拳擦掌的于先生,整理好孩子的所有获奖证明后,突然发现劲儿不知道往哪使了。
上周末,除了各高校扎堆进行高招咨询外,各中学都是大门紧闭。于先生介绍,往年这个时候很多家长都会在一个小升初网的论坛里,交流自己获得的升学信息。而今年,论坛显得冷清不少,现有的几条话题也都是之前媒体报道出的相关文章。
但让于先生看不明白的是,在论坛信息空空如也的同时,小升初网站首页的“综合素质测试公益讲座”、“综合素质测试培训班”的广告,却比以往都要活跃。“现在中学门口,
没有收简历的窗口,可不少培训机构的简章倒是发得很热闹。”于先生说。
而打过电话一咨询,这些“综合素质培训班”大多都表示已经满额。“我们年初就开始招生了,今年升学的孩子早就开始培训了,现在报名的都是四、五年级的。”某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说。
在简章上,从学校语数外各学科,到心理素质、逻辑思维、表达能力、情商智商,都是孩子们应对小升初面试的必修课程。
而这些培训班的主攻目标,也都无外乎人大附中、四中、十一中、八十中这些小升初的名校。
一位参加了这个培训班的学生家长透露,这些培训班的不少任课教师,其实也是在给学校暗地挑选尖子生。
“现在学校不会顶风大搞咨询会,更不会测试和面试了。”家长认为,之所以校园里没
有了火暴的排队场面,是因为“阵地”已经“转移”到了这些校外培训班中。
小升初访谈
择校更应注重心态
教委的政策、学校的按兵不动、家长的忧虑。这些现象的背后无疑是在教育资源并不均衡的情况下,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升入优质资源校,而“名校”希望招到好学生提高声望。
既然有选择,就必然会出现各种选择途径和条件。年年小升初的“战争”,也就在这样的选择中开始了。但真的进入全区大派位,就意味着孩子不优秀;真的进入片内的“非著名校”就代表孩子没前途;真的小升初就是拿着证明四处赶场吗?
对此,不少中学校长都认为,学校的良好氛围、教师的积极心态和学生的足够自信,才是决定学生能否成功和进步的关键。
作为全国先进校长的北京朝阳区望京实验学校校长董树莉认为,学校的核心工作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教师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董树莉认为,家长在挑选学校时并不应简单考虑学校的名声,而是应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学校风貌上。“学校好坏,应该看这个学校教师知识、能力和品德修养这三个维度的指标。”董树莉认为,学校教师参加进修培训的次数、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待人接物的品质,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她所教授的学生。
所谓为人师表,在几年的学习中学生最长接触到的榜样就是自己的老师。如果老师每天着装得体、谈吐优雅、积极自信,那么他所感染的学生也将是快乐的和自信的。
因此,对于择校到底应该择什么?校长们给出的答案是,心态积极的面对进入的学校,才是对孩子成长负责任。
政策视角政策:
推荐入学使综合素质成焦点
根据规定,“推荐入学”将参考学生四、五、六年级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参与社会实践、动手能力、体育健康指标等资料数据。其中学生在小学期间获得的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参赛获奖证明等材料,也都会在综合素质评价手册里有所体现。
在升学中,学生可以填报5 个推荐学校志愿,当推荐学生超出初中校接收人数时,区县将在被推荐学生中先进行“电脑派位”,安排学生升学。如没有被推荐学校录取,学生将进入全区的大电脑派位等待分配。
今年海淀、西城、东城等区县都将实行这种推荐入学的升学方式。
家长:推荐入学依然看优秀指标
“综合手册里,有孩子的三好证明、获奖证明,这些还是硬道理呀。”对于今年试行的推荐入学方式,于先生说他和不少家长交流后觉得,这样依然无法摆脱学生要提供无数证书向学校展示的嫌疑。
家长介绍,往年是大人带着孩子和一叠厚厚的证书复印件,亲自交到学校招办工作人员手中。“学校要求填的资料表里,获奖经历和优秀证明这些栏,都给留着很大的空的。”于先生说。
而今年的推荐入学,则明确表示以综合素质为准。但不难发现,这只是将以往的证书复印件转到了这份手册里。“现在是统一为手册了,你的资料多,手册就厚,资料少,手册就薄。”
“小学的孩子,平时成绩和身体素质这两项,彼此能差出多少去。”家长们表示,既然有“推荐”,就一定有推荐的标准,而优秀和获奖证明依然是关键因素。
因此,尽管政策要求学校不许举办学科考试和面试,但家长们依然在忙碌地整理孩子几年来的各种证书。
教委:推荐入学面向所有毕业生
“推荐入学绝对不是‘推优’,而是面向所有小学毕业生的。”东城区教委有关负责人对于家长的看法并不认同。
负责人介绍,推荐入学是对学校的全体学生都进行“推荐”,而不是仅仅推荐成绩好或者有特长的学生。市教委基教处处长李奕表示,对于小升初政策,是由区县自主选择实施。
李奕表示,这两种推荐方式在实际操作中都面临一些问题,比如电脑派位方法能够均衡生源,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家长的选择权;而单纯实行推荐入学又可能造成过度集中,比如某所学校全是好学生。“今年各个区县并不是绝对的推荐入学或电脑派位入学。”李奕认为,这种方式也是希望在均衡和学生选择上,寻找一种平衡方式。
学校:静待学生推荐入学志愿表
根据今年小升初入学时间表,5月9、10日,是区县教委受理回户口所在区县和到家庭实际居住地所在区县初中入学申请、审核、登记工作的日子。而文体科技特长生的测试,被安排在5月17、18日进行。5月中下旬,各区县将逐步进行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我们现在就等着学生的推荐志愿表,一切按区里安排的派位时间走。”海淀区某知名中学有关招生负责人表示,今年各区县都明确规定,中学不参与小升初升学工作。而按照流程,将由小学根据综合素质手册推荐学生,再按学生志愿统一派位升学。在这些环节中,中学只根据自己实际招生计划,给出推荐入学学生比例而已。
尽管每天打电话咨询的家长不下四五十人,但学校的答复一律是:“等统一安排。”竞报记者邓跃/文
推荐入学综合素质成主角
在4月10 日市教委公布的今年小升初指导政策中,包括:取消体制改革试点校和学科实验班招生方式、文体科技特长生本区招生、初中学校禁止超额招生、电子学籍严控跨区流动和小学推荐入学等几个变化、特点。
和前几项指导政策相比,今年小学升初中的推荐入学方式,无疑是最为家长关注的变化。
所谓“推荐入学”是指:区县学校拿出10% 左右的招生名额用来推荐,所有小学毕业生都有资格填报推荐入学的志愿,而所有初中校都有接受推荐生的资格。由此,以往在初中入学中常常充当“摆设”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将在今年成为绝对“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