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资源整合,学校到底怎么整合?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北京教育资源整合,学校到底怎么整合?

2015-06-01 15:42:10     标签:小升初资讯

2015年是北京教改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年,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更是空前强劲。都说教育资源整合是教改最重要的前提,那么北京部分学校到底是怎么整合的呢?

【多区县进行资源整合】

2015年朝阳区义务教育学区化改革资源整合工作于4月1日正式启动,朝阳区在2014年整合了28所学校基础上,又启动了新一轮中小学资源整合。

此次资源整合共涉及14个学区53所学校,通过整体并入、集团办学、深度联盟、高校联合四种方式推进,是朝阳区历史上数量最多的一次整合行动。此轮资源整合过后,又将有53所学校转型升级为优质学校,近20000名在校生受益,新增起始年级优质学位约5200个。

【保障学校快速融合】

杨玲是一位有着近30年教龄的数学老师。然而最近一年来,这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却感受到,工作节奏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节奏在加快,促使自己必须思考:怎样合理、高效安排自己的工作?”

适应工作的快节奏,追求工作的高标准,在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西校区,这是现在很多老师共同面对的课题。2014年2月,原安慧北里中学、安慧北里小学、安慧北里二小三所学校和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正式合并,成立了嘉铭分校西校区,踏上了名校引领下的融合之路。现在,这里的教师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称谓:“新经纶人”。

“在学区化改革背景下的学校融合,要求在原有校际之间打通血脉,让优质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与管理机制在新老学校间融会贯通,充分发挥优质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才能达到学校合并的真正目的。”陈经纶中学校长张德庆这样说。

几所学校合并之初,张德庆就向新校领导班子提出要做好“三个整合”、“三个抓好”和“一体化管理”的“三三一”的工作要求。“三个整合”即西校区原有三个学校的整合,新老学生的整合,教师新观念和老习惯整合;“三个抓好”即抓好陈经纶中学冠名后的起始年级,用新的要求、新的变化引领全校学生共同进步;抓好新校园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抓好陈经纶中学标准的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一体化管理”,即嘉铭分校西校区要做到三校资源共享,通过规范的一体化管理体系统一办学标准和质量,统一办学理念和文化,助推学校快速发展。“三三一”工作要求的落实为三所学校与陈经纶中学本部的快速融合提供了机制保障。

【人的发展是根本】

学校合并当年,陈经纶中学集团即投入大量资金改善新校区校园环境,按陈经纶中学的标准和色调进行校园装修装饰,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更新学校设备设施,让校园环境和老师们的办公环境有了明显变化。

同时陈经纶中学集团将其多年办学沉淀下来的老实做人、勤奋做事、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的经纶精神带到新校区,“全人教育”理念让学校的德育活动惠及每一个孩子。在2014年秋季运动会上,全校所有孩子都上场比赛,而以往,只有体育出色的学生才有这个机会,这一变化让孩子们新奇而兴奋。“从‘人人’角度思考,促全员发展”现在已成为西校区对德育活动的根本考量和要求。

这些变化大大提升了教师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与之俱来的,是发自内心的自我发展的压力。李琳老师感慨说,加入陈经纶中学集团一年,感受到的是温暖、人性、关怀和压力。随着新精神、新理念、新要求、新模式的推进,老师们无形中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紧迫感十足。

【转化压力为实力】

在完成了合并的基础工作之后,陈经纶中学集团将大量培训源源不断地输入新校区,为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注入推力。

在合并前的2013年,现归属嘉铭西校区的两所小学没有国家级课题。合并后,嘉铭西校区启动了“利用新异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意志力”科研课题,1-9年级的数学老师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研究。有十年工作经验的孙苏里老师说,新异课题研究让学生的思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发展,也让自己在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上得到一次蜕变。

2013年,西校区小学部每学期开展教师培训1至2次。合并后,培训的力度大大加强。仅去年一年,学部就组织老师参加了陈经纶中学集团寒暑假培训2次、干部培训4次、专题文化讲解1次、网上论坛2次以及西校区班主任培训2次、西校区全体教师培训3次,再加上每周一次的新异课题研究和党员培训等。密集的培训帮助老师们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工作标准,教学习惯与教学方式发生着悄然变化。目前,西校区已经建立起九年四段教学资源库,正在建立西校区独特的课程体系,并尝试建立了“师生循环分层”体系。

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西校区提供的数据表明,2013年一年级入学借读生比例75%左右,2014年2月学校合并后,当年9月新学期所招新生,京籍正式生超过了70%;七年级入学借读生比例从原来的96%,下降到52%。学校招生区域内的家长们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学区化改革成果的认可。依托陈经纶中学这一更高平台,合并后的学校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让学校师生、家长及周边地区的百姓都真正获益。

【教师专业发展清晰化】

2014年3月,北京市西城区正式启动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7月4日,原琉璃厂小学、原后孙公园小学并入北京实验一小,这两所小学的校址与一所中学置换,成为北京实验一小的低年级部。同时,北京实验一小在广安门外新建一所分校,吸收西城区实验小学、炭儿胡同小学、西城区实验幼儿园,形成了一校三址的办学格局和三校一园的集团发展模式。

教育资源整合之后,小规模学校合并为较大规模学校,为老师专业细分提供了条件,使老师们的专业发展定位更加清晰。同时,可实现教师由横向包年级、包班,变成了现在纵向的包专业,解决了学校内部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困难,为教育质量的公平提供了保障。

北京实验一小于2014年11月开始了新实验课程设计。由骨干教师带头,对本学科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把课程的细分和整合结合起来,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从课程结构上来说,横向以国家课标和现行教材为依据,划分为人文类、科学类、艺术类、体育类、品德类等五大学科门类;纵向以学生学习规律为依据,划分为五大学习领域,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课程体系。课程数量也由原来的十几门课,发展到目前的100多门,原来的周课表根本排不下,于是就出现了现在的月大课表,而且每个月的课程安排也不一样。

为何出现100多门课程呢?以体育课为例,北京实验一小根据现行体育教材内容的分类方法,把体育课细分为篮球、乒乓球、足球、体操(包括技巧、街舞)、田径(包括跑、跳跃、投掷)、武术、民间传统体育等七大类体育专业项目,从认知体育项目入手为学生开设体育专业课,在不同的年级有相应的知识点(或要领)和能力,老师们完全以自己的专业和能力来组织教学内容,不仅保证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而且让学生从对体育的认知、感受开始,经历了磨炼和克服困难等,最后形成对体育精神的整体认知。

点击显示
上一篇:北京东城青少年学院各分院向学生开放
下一篇:2015年北京小升初每月大事记盘点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