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应做些什么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应做些什么

2010-09-19 15:18:14     标签:小升初家庭教育

很多家长抱怨:我的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是啊,这些家长不知,他的孩子已进入青春期。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的确不那么听话,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开始筛选大人说的话,但由于孩子涉世不深,这种筛选过程难免失之偏颇。不少家长困惑,怎样才能使孩子顺利地渡过青春期?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笔者拙见,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走进孩子的世界

走进孩子的世界的前提是了解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变化。孩子上中学后,身高明显增加,性生理日趋成熟,男女生都会出现第二性特征。此时的家长,应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和接纳自己的生理变化,珍惜自己的性特征。另外,孩子的脑和神经逐渐发育,情绪易波动,感情十分脆弱,此时需要家长和老师配合,适时引导和帮助。其次,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孩子进入初中后,开始有了成人感,希望别人把他当大人看待,自我意识有了迅速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起来,但能力不强,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开始意识到两性关系,萌发着恋爱的需求;人际关系逐渐频繁,渴望找到与自己思想、感情、兴趣爱好相一致的朋友,但不善于把感情与理智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家长指导帮助,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沟通思想,了解了孩子所思、所好、所行,才能走入孩子的世界。

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要想走入孩子的世界,首先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如何才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呢?

端正心态,平等待之。不少家长的“家长意识”特别强,希望孩子绝对服从家长的意志。虽然他们尽量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但孩子仍然“不听话”。为什么?因为他们忽视了孩子心灵上的需求。孩子希望父母视他们为大人,尊重他们的人格与意志,希望父母与他们交流思想。可有的家长说:我的确总在与孩子交谈,为什么不奏效呢?原来,这些家长忽视了交谈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语言方式。一般家长通常用教训式或单向式谈话,诸如:“你应该……”“必须……”“人家的孩子……你却……”等等。孩子呢,听时点头,离时抛在脑后,因为这种单向灌输式的谈话,无法触及孩子的心灵,无法引起孩子的共鸣及让孩子获得内心体验。倘若父母用“我觉得……”“你觉得……”这种句型进行交流,孩子就会体验到父母对他的尊重,从父母与他商量的口气中体验到自己的人格价值所在,孩子就乐意向父母敞开心灵之扉。

2.不回避谈性知识。不少家长对孩子触及到性关系的问题避而不答。其实这种因封闭造成的神秘感,反会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甚至产生越轨的行为,这大可不必。如:某等家长也同其他家长一样常带孩子参加婚礼,不同的是这位家长善于把握时机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针对孩子曾提出过的性知识问题则从人类进化的生理角度,从婚姻的基础、人生的价值实现的角度去阐述。既淡化了孩子的好奇心,又帮助孩子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要熟悉孩子的爱好。家长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就必须与孩子有共同语言。要能谈出孩子熟悉并很想了解的话题,进而拓展开来,引导深化。如:某一学生因违反校纪校规受到了纪律处分,家长得知气得打骂孩子,可孩子仍屡教不改,越陷越深。怎么办。该家长自查自省,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平静下来后平视孩子,发现孩子身上确有很多闪光点。当换位思考时,发现孩子心灵深处是孤独的。孩子没有说话的朋友,在父母面前要么点头,要么不吭声。是不是孩子也苦于不被父母理解呢?这位母亲决心放下架子,走进孩子的世界,为了寻找共同语言,她放下外国文学,捧上了金庸、古龙、梁羽生;收起了古典音乐,换上了“四大天王”,不明白的地方还请教孩子。孩子先是吃惊,后感到母亲是真诚的,便手舞足踏地向母亲讲起课来,其眼神不再是愤怒、平淡的,而是单纯温和的。渐渐孩子与母亲的话题越来越多。孩子不断地将看到的新书推荐给母亲,母亲也将名著推荐给孩子。意外地收获是孩子也迷上了世界名著。可见,平等不仅使人易于交流,而且易于互相影响。

点击显示
上一篇:爸爸妈妈要留心孩子的人品修养
下一篇:不要窒息孩子们可贵的求知欲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