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梦见自己所有的牙齿都掉了。于是,一觉醒来,他召来智者为他解梦。
智者说:“陛下,你很不幸,每掉一颗牙齿,你就会失去一个亲人。”
苏丹大怒:“你这个大胆狂徒,竟敢胡言乱语,给我滚出去!”
苏丹另外找来一位智者,向他述说自己的梦。智者听完说:“高贵的陛下,你真幸福呀,这是一个吉祥的梦,意味着你比你的亲人更长寿。”
苏丹听完后,命人奖赏这位智者100个金币。
这位智者走出宫殿时,一位侍者走过来对他说:“真是不可想象,其实你同第一位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为什么你会得到奖赏?”
智者语重心长地说:“很简单,一切都是由表达方式决定的。”
在很多情况下,幸福与不幸,战争与和平都系于一句话。在任何时候都要讲真话,但讲话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有时,表达不当也会引起严重的问题。真理就像一块宝石,如果拿起来扔在别人脸上,就会造成伤害。但是,如果张嘴前先想想对方可能的感受,适当的措辞,也许就会让对方心里舒服得多。
故事到此结束,各位朋友,你看完以后,有什么体会?假若你把故事中“苏丹”换成孩子,把各位智者对“苏丹”说的话,换成你平时对孩子说的话,那是否能得到本故事中同样的结论?也许,你对此不屑一顾,说两者无法对比。我试着转换故事的场景,大家自己体会一下,孩子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和感觉,自己猜一下?
有一天,孩子鞋带开了,找你来帮忙。说明一下,你以前已经教孩子怎么系鞋带了。
一般爸爸说:“孩子,你真够笨的,系鞋带我已经教你多少次了,怎么还学不会?看着,我再教你一次。”
聪明爸爸说:“孩子,我真是笨死了,系鞋带这么简单的事情,我都不会教你!就像爸爸学跳舞一样,跳起来和大狗熊一样!这样吧,宝宝你来教爸爸系鞋带?我跟你学?或者你抓着爸爸的手,我们一起系?”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经常爱说一些“谎言”,我不管这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也许你会说,这样为了人际的需要、工作的需要,都是“善意”的谎言。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会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其实,这和故事中描述的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你把对方当成一个有尊严、有面子的人!
在这里,我们转换我们的场景,假如你去见一个大客户,如果他签单就是百万级,正好他的鞋带也开了,他弯腰去系,同时自我嘲讽的说:“我这么大了,鞋带还是系不好。”这个时候,你会说什么?说他笨?呵呵,自己想答案吧。
可是,当我们回到家里,为什么对我们的孩子总是在说特别“实在”的实话?是不是根本上,我们认为孩子只是我们的私有物品,他们还小,不懂什么?大家都反思一下,我们是否都这样做:明明希望孩子听话,却偏偏说他不听话;希望他动作快,却偏偏说他慢;希望他聪明,却偏偏说他笨。
要知道,这还与故事不同的是,我们对孩子的言语伤害,有时会影响孩子一辈子,特别是对3-5岁的孩子。父母对孩子说一些让孩子没有自尊的话语,就如同最强的心理暗示,有时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当孩子没有了自信,就会让他们感觉做什么都没有别人好,最后干脆破罐子破摔。如果你没有意识到的话,孩子的心理受到挫伤,也许一辈子都带着这个“角色定位”枷锁,直至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