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教坏孩子(一)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千万别教坏孩子(一)

2011-09-09 11:48:43     标签:小升初家庭教育

------------

序: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

------------

近些年来,媒体报道过很多大大小小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悲剧性事件。这些事件既是触目惊心的,又是发人深省的。然而,由触目惊心到发人深省,还必须听者有心。曹保印就是这样一个有心人。在

本书中,他选择了相当数量的典型个案,从教育的角度对之进行认真分析。我读了以后,觉得值得向教师、家长和所有关心教育问题的人推荐。正如他所警告的,倘若人们仅仅把这些事件当作“新闻”

看待,过眼即忘,不予重视,就难保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不会成为这类“新闻”中的主角。为了我们的孩子,是到全社会关注教育的时候了。

中国现行教育的弊端有目共睹,事实上已成为民众受害最烈、怨声最大的领域之一,这也引起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忧思。根本的症结当然是在体制上,举其大者,一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和市场化

名义下的高收费、乱收费,导致大量贫困家庭子女实际上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应试教育变本加厉,三是教育目标和过程的急功近利。在这三种因素交互作用下,滋生了种种教育腐败现象。体制

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靠民意充分表达,另一方面要靠政府痛下决心。自今年两会召开以来,我们在这两个方面都看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

但是,体制的改革非一日之功,我们不能坐等其完成。我们应看到,即使在现行体制下,老师和家长仍拥有相对的自由,可以为自己的学生和孩子创造一个尽可能好的小环境,把大环境对他们的危

害缩小到最低程度。当然,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站得足够高,对于现行体制的弊端有清醒的认识,对于教育的理念有正确的理解。可以想像,这样的老师和家长多了,不但其学生和孩子受益,而且本身

就能成为促进体制变革的重要力量。说到底,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制度。

事实上,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悲剧,虽可追根溯源到体制的弊端,但基本上都有小环境的直接导因。比如说,现在学生自杀事件频繁而且呈低龄化趋势,其中有一大部分,学生的老师或家长难辞其咎

。在本书所分析的个案中,就有多起初中学生因为不堪教师的虐待和羞辱而自杀的事例,有的学生在遗书中明言,自杀是为了以死证明他的老师没有资格做老师。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或未完成作业,家长

对孩子体罚,逼死甚至打死孩子,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死亡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不知还有多少孩子生活在极端非人性的小环境中,身心遭受着严重摧残,我为所有这些孩子感到悲伤和愤怒。

当然,最后仍无法回避体制的问题,因为在现行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的体制下,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在总体上就是非人性的,普遍承受着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功课负担和功利期待,其恶果是童年被无

情地剥夺,人性遭到扭曲。本书所分析的对生命冷漠和残忍、为小事自杀或杀人、校园暴力等事例说明,相当一些孩子在人性上存在着缺陷。这些事例也只是冰山一角,今日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一定是很

普遍的,在非人性的总体环境中仍能生长出健全的人性,这只能是幸运的例外。

教育的基本道理并不复杂,其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毫无疑问,一个人惟有人性健全才可能真正幸福,也才可能真

正优秀。毫无疑问,一个由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能够是一个真正和谐和生机勃勃的社会。如同作者所说,这本来是一个常识,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听从常识的指引,实践这个常识。令人震惊的是,我

们的教育在做着与常识相反的事情,这么多的家长和老师在做着与常识相反的事情,而大家似乎都停不下来,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推着继续朝前走。当此之际,我愿借本书呼吁:本书所涉及和未涉及的无

数悲剧事件早已敲响警钟,应该结束这种大规模的愚昧了,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回归教育之为教育。也许,我们还来得及。

------------

守住人性底线

------------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的心是柔软的、温暖的、善良的、仁慈的,而由此引申,人的品质是高贵的、道德是高尚的、风范是卓越的、胸怀是宽容的。只有精心守住人性底线,人的才华才会有益于人

的平安、人的进步、人的幸福、人的完善;而与人有关的一切,人的亲属、人的朋友、人的社会、人的国家,也才能平安、进步、幸福、完善。否则,失去了人性的人,将会比野兽更可怕,比魔鬼更残

忍,进而严重损害人本身,损害与人有关的一切,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了。

教育的力量,正是要使人做人,使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理性而公正的人、一个胸怀宽广的人、一个爱心博大的人。在现代文明社会之中,身为一个人,可以没有辉煌的人生业绩,而只做一

个平凡的人、一个普通的人。这没有什么。尽管精英们领导着这个世界,但是,绝大多数人依然享受着平凡人的幸福、普通人的乐趣。假如人不成其为人,那么,所有这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平凡与普

通,对牢狱中的囚徒来讲,是遥不可及的。

守护人性底线,就是在守护孩子身为人的根本。

守住人性底线,就守住了孩子未来的幸福希望。

------------

培养健全的人性

------------

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会成为木匠,会成为钳工,会成为工厂主,但会不会成为一个人还是个问题!”

2002年9月26日中午,湖北省某市年仅12岁的黄某和同班的4名同学,私自到距离学校200米远的一处鱼塘里游泳。期间,黄某因体力不支,无法游回河岸,在水中挣扎,生命垂危。

已上岸的4名同学看到后,其中一名哭着要喊救人,而另一名则制止说:“如果现在喊人,老师会知道我们私自游泳。”4名学生正在犹豫时,黄沉入水底,不幸溺水身亡。因为害怕老师和父母责备

,他们将黄某的衣服藏在离水塘300米远的一块南瓜地里,随后一同返回学校。直到黄某的家人报案,警方才将其尸体打捞上来。

《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对这个传之广远的朴素而又古老的道理,我以为,即便是目不识丁的乡野村夫,也不难理解和接受,

更不必说本性纯朴善良,并且已经在接受着现代文明教育的这4个孩子了。

可恰恰就是这些孩子,对同伴生命的毁灭,采取了置之不理甚至藏衣灭迹的态度。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沉痛反省:是什么东西扼杀了孩子“性本善”的天性?针对这起让人耳不忍闻的事件,我们

又应该怎样检讨教育的责任?

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会成为木匠,会成为钳工,会成为工厂主,但会不会成为一个人还是个问题!”

我对它的理解是:尽管教育可以传授给人改变自己命运的知识,但这种看似有无穷力量的、单纯的知识教育,能否使人成长为有博大的慈悲心、高尚的道德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还是个值得探讨的问

题。

事实上,纵观那些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过哪怕是一丝痕迹的“名人”,无论其是流芳千古的所谓“英雄豪杰”,还是遗臭万年的所谓“奸臣贼子”,哪一个没有汲取过知识的力量?从这个角度说,知

识既可以让人上升为普渡众生的天使,也可以让人堕落成荼毒生灵的魔鬼。

正是基于知识的这种双刃性,不管是主张“人之初,性本善”或“人之初,性本恶”的中国先贤,还是奉行“知识就是力量”的西方哲人,无不把培养高尚的人性作为教育的最低标准。他们认为,

只有当人具备了高尚的人性,并将其时刻实践于自己的行动之后,知识才能变成创造而不是毁灭美好世界的力量。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指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人着想的。如果人

不能给人以幸福,那么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不会给人带来幸福。”正是认同了这种教育观,近年来,我们才高高举起了人文主义的旗帜。

然而,文首提到的这起事件,却以其不容置疑的悲剧性,警示当前广大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性方面,我们的教育还存在严重的失衡。而这,正是我们应该认真检讨,并且必须

承担的教育责任。是什么样的东西扼杀了孩子“性本善”的天性?不是别的,正是这种教育的失衡!未成年的孩子犯下的错误,是可以被原谅的,可担负着“百年树人”这个神圣职责的教育工作者,却

必须从中汲取沉痛教训,并且从此自觉地以百倍的热情和努力,更加尽职于工作、尽责于孩子。如果我们再犯下类似的错误,那就将永远不会被原谅。

教育指南

只是因为害怕一点点责备,就无视同伴的生死,如果这4名孩子中,其中一位是你的孩子,或者你的学生,亲爱的家长和老师,你会怎么想?而假如那位死去的孩子,恰恰就是你的孩子或学生,亲爱

的家长和老师,你又会怎么想?

你以为这只是假设吗?不,不是的。也许某一天,它就会无情地变成现实。我知道,你肯定不希望它变成现实,既然如此,那就要认真反省自己:自己的教育方法到底错在哪里,竟会让孩子变得如

此害怕承担责任?又该怎样纠正,才能让孩子敢于面对错误,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千方百计地推脱、甚至掩盖责任?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一旦孩子的人性有了缺失,无论他们有多少才华,都将化为弹指一现的飞灰,而留给教师和家长的,就只能是无限悔恨的泪水。因而,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必须努力健全孩

子的人性。在这一点上,大学生马加爵残酷杀害同学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个案。

明白了这些,你也就会思考:是不是每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不是耐心教育、细心引导,而只是粗暴地训斥他、甚至打骂?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只是让孩子单方面享受来自成人的爱,而没有考

虑到让孩子也试着去付出爱、与别人分享爱?比如,当同伴哭泣时,知道主动为他擦去眼角的泪水;当亲人生病时,懂得递上一杯亲情的水;当看到柔弱的生命遇到威胁时,明白承担救护责任的重要…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具有健全的人性;只有有了健全的人性,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才能既经得起风雨的考验,也懂得奉献爱、享受爱的真正价值。

------------

感人的一跪

------------

面对运动员感人的一跪,或唐僧将蚂蚁从掌中放生的一幕,谁能否认没从中看到人性的真善美,没看到精神信仰对人性不可低估的塑造力量。

在2002年年初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只忙于捕捉飞蛾的小鸟,不小心飞进了赛场。由于这只小鸟过于集中精神,竟没发现赛场上正进行着激烈的比赛。结果,悲剧在瞬间发生了:一个高速飞

行的网球子弹般击中了它,它当即坠地。照理说,接下来的事很简单,赛场上的工作人员或运动员把它捡起扔掉就是,比赛当然继续进行。但我却看到了戏剧性的一幕:击中小鸟的运动员马上停止比赛

,快步跑到小鸟跟前。当他发现小鸟已经死亡时,随即双膝跪地,双手合拢,同时低头祈祷,接着又在胸前划了个表示忏悔的十字,然后才起身离开。

慈悲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就是这感人的一跪,在我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当网球击中小鸟时,该运动员做出这一系列动作的速度之快,几乎没有任何思考余地,而完全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惟其是无意识,才弥足珍贵。从该运动员的忏悔动作来看,他应是一位基督徒。

据我所知,在基督教信仰中,但凡花草虫鱼、飞禽走兽,都拥有与人一样神圣的生命尊严,一旦这种尊严受到无端侵犯,对侵犯者来说,都可视为一种罪过,因而必须通过忏悔等宗教仪式,请求神灵的

宽恕。这种精神信仰,在佛教徒中也同样存在,而且更加严格。在动画片《西游记》中,唐僧摊开手掌,将一只蚂蚁从其掌中放生的行为,即是最典型的证明。

面对运动员感人的一跪,或唐僧将蚂蚁从掌中放生的一幕,不管是信仰宗教的唯心主义者,还是崇奉科学的唯物主义者,谁能否认没从中看到人性的真善美,没看到精神信仰对人性不可低估的塑造

力量?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2002年1月21日《羊城晚报》上的一则新闻:在广州市沙面大街附近,近千只相思鸟因天寒冻饿而死,环卫工人说,一早上就能扫几箩筐鸟的尸体。记者称,如果气温再降下去,

聚集在此地的数千只相思鸟,可能就会全部死亡。面对鸟儿们的惨剧,附近的居民非但无动于衷,反将其视为世间奇景美美地欣赏,而根本没人向这些可怜的生灵伸出援助之手———只需搭建些人工鸟

巢、撒些碎米面屑即可(某生物学教授意见)!

一只小鸟的意外死亡,即能让紧张比赛中的运动员双膝下跪,而数千只鸟儿的生命竟无人挂心,甚至还被当做奇景把玩。两相对比之下,即不免让人疑问: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为何竟这般不同?

不错,为小鸟下跪的运动员是位基督徒,他的宗教信仰在潜意识中要求他那样做,因而,这个下跪动作对他以及对所有的基督徒来说,都是自然而然、不值得骄傲甚至必须如此的,否则便是亵渎神

灵。但我们那些对数千只小鸟的死亡持观望甚至把玩姿态的同胞,他们不但没跪下来,而且连手也懒得一伸的行为,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我无意贬低自己的同胞。在对待生命、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上,类似这种“与我何干”、无动于衷的表现,我们已是司空见惯,许多人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但是,我认为,一个对信仰不知道敬畏,

或者没有真诚信仰的人群,是危险的,也是没有希望的。

教育指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不少城市家长为孩子买来小鸡、小鸭、小鹅,任由他们把这些小生灵当成玩具,绝大多数小生灵常常被虐待致死;而目的仅仅是为了

反复证明一些生理常识,不少老师把小青蛙、小白鼠、小兔子抓来,自己演示,或者强迫学生对他们做活体解剖。

我们早已经习惯了这样做,似乎这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这些小生灵和我们人类一样,也会害怕、也会流泪、也会因痛苦而大声喊叫。如果孩子耳闻目睹,甚至亲身参与了太

多这样的事情,他们的人性就会发生扭曲,他们就会对所有的小生灵,进而对所有的弱者,失去应有的敬畏之心。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不再敬畏弱者,一切所谓庄严的生命,就会在他们眼里变得一钱不值。多少次,我们从新闻报道,或者从现实生活中了解到,年纪轻轻的孩子,因为小小的不如意,就通过各种

方式加害亲人;因为和别人发生了一点点小矛盾、小冲突,就动手打人、举刀杀人。

我们常说,要让孩子富有爱心,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那么,爱心从什么地方来?依我看,最起码,先要让孩子知道敬畏所有的生命,向所有需要自己帮助的弱者主动伸出满怀爱意的手。

而这一切,成年人必须从自我做起,为孩子做出好的表率。但愿数千只相思鸟惨死的故事永远不再发生。

了解查字典必读

查字典办学理念

查字典师资介绍

查字典办学成绩

报名常遇到的问题

查字典的退费制度

点击显示
上一篇:千万别教坏孩子(二)
下一篇:教会孩子自己学习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